阿里合伙人大清洗:9位元老出局,蒋凡成为最年轻合伙人

阿里合伙人大清洗:9位元老出局,蒋凡成为最年轻合伙人

6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披露了2025财年年报。 

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淘天集团收入4498.27亿元,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1323亿元。

其他业务板块方面,菜鸟集团收入达1012.72亿元,同比增长2%左右;本地生活集团收入达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虎鲸文娱集团收入达222.67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包含盒马、阿里健康、灵犀互娱、飞猪、钉钉等业务的所有其他板块收入达2062.69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

阿里合伙人大清洗:9位元老出局,蒋凡成为最年轻合伙人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战略聚焦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公司有序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

近年来,市场上曾多次传出阿里巴巴要出售银泰的消息,如今这一消息终于得到官方证实。据阿里巴巴2024年12月17日发出的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3亿元。

实际上,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正在成为阿里巴巴的“拖累”。

2024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所有其他”的营业收入约470.23亿元,同比下降7%,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87%。据悉,“所有其他”里包含高鑫零售、盒马、银泰等业务。

对此,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供应链业务规模缩小及客单价减少导致的高鑫零售收入下降所致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经营利润还遭到实体零售业务的“拖累”。2024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经营利润为225.11亿,同比下降36%。主要是高鑫零售的无形资产减值和优酷的商誉减值所致。

业绩拖累下,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也被阿里巴巴摆上货架。

2025年1月1日,阿里巴巴对外宣布,其子公司以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了一项交易协议。根据协议,阿里巴巴将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高鑫零售全部股份,这部分股份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曾表示,阿里巴巴近年来一直在专注于其核心的电子商务和云业务,而线下零售业务并不是其擅长的领域。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阿里巴巴在过去几年中尝试实施O2O(线上到线下)相结合的策略,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零售业务的资产价值也在不断萎缩

阿里巴巴在2025年的年报中披露了最新的合伙人名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合伙人数量从26名减少到了17名。

在最新的合伙人名单里,在最新公布的合伙人名单中,戴珊、方永新、彭蕾、宋洁、孙利军、武卫、张勇、俞永福、朱顺炎这9人已退出合伙人行列。

戴珊、张勇、俞永福在2024年财报中头衔为阿里巴巴合伙人,方永新时任饿了么总裁,彭蕾时任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董事,宋洁时任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副总裁,孙利军时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武卫时任集团董事大文娱集团董事,朱顺炎是阿里健康董事长、本地生活集团董事。

2025财年最新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共17人:樊路远、蒋凡、蒋芳、蒋江伟、刘振飞、马云、邵晓锋、童文红、蔡崇信、万霖、王磊、闻佳、吴泳铭、吴泽明、俞思瑛、张建锋、郑俊芳。

据悉,阿里巴巴合伙每年通过提名程序向合伙委员会提名新合伙人候选人。合伙委员会对提名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向全体合伙人提交合伙人候选人提名。候选人需要至少75%的全体合伙人批准方能当选合伙人。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指出,合伙人的人数可能随着新合伙人的当选、现有合伙人退休及因其他原因离开而不时改变。

阿里巴巴合伙人瘦身的同时,员工数量也在减少。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的全职员工总数分别为235216人、204891人及124320人。2025年财务年度员工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高鑫零售的出售并终止合并所致,部分被招新抵销。

值得一提的是,39岁的蒋凡曾一度被剔除阿里巴巴合伙人之列

2020年4月,蒋凡因个人家庭问题引发舆论危机,最终被阿里降职停职、取消合伙人身份。阿里调查组彼时表示,蒋凡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上,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指出,有资格入选的合伙人候选人必须展现以下特质:拥有高尚个人品格及诚信;在阿里巴巴集团连续工作不少于五年;对阿里巴巴集团业务作出贡献;作为“文化传承者”,显示出持续致力于实现阿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以及与之一致的特征和行为。

2020年12月23日,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蒋凡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公示》,公示发布后,有网友称其投诉蒋凡不符合通知中“申请人应模范遵守法律法规、道德标准、公序良俗”的要求,蒋凡因此在月底被中止认定杭州高层次人才

2021年12月,蒋凡被集团指派分管由速卖通、国际贸易(ICBU),以及Lazada等多家海外公司组成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2023年7月,蒋凡的名字重新出现在阿里合伙人名单中。彼时有猜测称,蒋凡重回到阿里权力中心。

2024年5月,蒋凡出任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11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进行重大业务调整,CEO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中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全面整合淘天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任命蒋凡担任CEO,向吴泳铭汇报。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向蒋凡汇报。庄卓然(花名“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向蒋凡汇报。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随着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蒋凡的管理版图进一步拓展。

前不久,钉钉产研负责人元安(花名)在离职之际,于阿里巴巴内网发表近万字长文,以犀利笔触剖析阿里发展现状。

元安坦言,15年的时光里,自己逐渐发现无论是外部社会舆论,还是阿里内部员工的心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我们谈论的是KPI,是工资、股票、房子,我们把客户和用户当流量当数据,看我们是怎样运营数据,怎样收割客户”。

在他看来,互联网整体增长的放缓、阿里外部收购业务多数失败、内部创新少有成功等都让阿里失去了高速增长活力。他提到,阿里所收购或投资的口碑、饿了么、单车、支付宝、音乐、视频、东南亚电商lazada等业务都在纳入阿里体系后失去了行业龙头地位,阿里对银泰、大润发的收购也以亏损收场。

元安认为,这么多年阿里收购并运营成功的好像就只有高德、UC,集团内部,在离开电商主营业务扶持而独立长出的创新业务也相对稀缺,许多行业市场机会还在,但阿里难以抓住。

与此同时,元安还在帖中总结了自己所看到的阿里人、财、事三个方向的问题。

例如,迷信外来一些新秀行业或公司的人,新人对于“阿里味儿”理解不足;恶性绩效竞争和激励制度失灵下,员工合作成本变高、真正做事的人变少,变得“白兔堆积”;内部员工的级别通胀、奖惩不明以及员工思想短期主义盛行等。

除此之外,还有公司层面的“战略不清”“既要又要”“运营数据带来的虚假繁荣”以及“官僚主义”盛行等等。元安在文中一一直指。

“文化没了,人就乱了;人假如坏了,业绩也就没有了。”元安认为,当前阿里的价值观已经名存实亡,团队合作变成了胜者为王,诚信也开始变成了稀缺品……

而在元安发帖的当日,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马云就关注到了这个帖子,并在内网回复称:“元安同学好,谢谢你那么长的信,写得很好。好像人的成长,阿里的发展也有很多必然要走的路和过程,阿里在发生变化之中。祝福你,也希望经常回来看看。”

近年来,阿里巴巴内部围绕“大公司病”展开的讨论与反思愈发频繁。

2024年4月3日下午,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发布其首席投资官Nicolai Tangen与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的专访视频。

访谈中,蔡崇信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思过去几年阿里巴巴的情况,蔡崇信说:“阿里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我们的app进行购物的用户,而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点自食其果。”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观点

万亿级市场风起,“精准补钙”或是下一个跑马场?

2025-6-24 18:23:24

观点

让75岁董事长亲自赤膊代言,麦角硫因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2025-7-7 17:38:4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