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本文来自连线家,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一生都在飞行,当它停歇下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的时候。

5月4日,阿里发布了其2018财年的财报,单从数字上来看,这份财报足够亮眼,因为这份财报创下了阿里自IPO以来营收增长的最高增速。阿里巴巴集团2018财年全年的收入为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且阿里同时提高了其对2019财年营收增速的预期,预计将达到60%。

对于阿里这样体量的超级巨头而言,保持高速增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操控着其庞大的身躯在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速的这个时代里辗转腾挪已是十分不易。

因此阿里营收的大幅增长无疑给予了更愿意看「短期未来」的华尔街极大的信心,而有趣的是,昔日做空中概股的「猎手」之一做空机构香椽却在阿里这一财年财报发布之前,放出报告表达了对「长期持有」阿里股票的看好。

这家曾先后狙击20多家中概股公司,直接或间接导致了7家公司退市,16家公司股价跌幅超过80%的「中概股猎手」,却颇为罕见地表达了对来自中国的阿里的看好,其核心理由则是,相比于近3年(2014-2017年)股价上涨400%的亚马逊,3年间营收增长220%而股价却仅上涨70%的阿里被低估了。

暂且不去过多的评价两家公司谁被资本市场高估,谁又有更大的价值回归空间,但两家以电商起家的互联网巨头从业务布局到整体的发展逻辑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华尔街的游戏规则是看重公司短期的价值增长,需要每一财季和财年的财报在营收和利润上都能够高出华尔街的预期,但往往真正优秀的公司是那些能够穿越时间,成为时间的朋友,最终迸发出更大的爆发和价值的企业。

在贝佐斯眼中,「如果一家公司做得每一件事情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那么和它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目光放到未来的7年,那么可以和它竞争的公司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而亚马逊和阿里都是这样愿意立足长远的公司。

对于阿里而言,其核心业务是电商,但却从未囿于电商的成就不能自拔。从屡屡加仓O2O,再到布局与线下结合的新零售业态,直到阿里云、阿里文娱、阿里医疗、人工智能等周边业务的布局,阿里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将目光放到了更远的未来,而非当下一时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根据阿里2018财年的财报其年度活跃买家达到5.53亿人,而移动端月活更是高达6.17亿,这一数据说明阿里在核心的电商及相关业务上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其在新零售、云计算等领域的投资布局却已逐步进入收获期,2018年财年中,阿里云计算业务收入达到43.85亿元,同比增长101%。

以新零售为例,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到如今,通过投资或收购银泰百货、大润发等传统零售渠道,以及自建盒马鲜生这一线下零售品牌,阿里扛起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大旗,其直接结果则是让阿里能够引领整个电商,甚至零售业的发展方向,引领整个零售升级改造,并最终作为先行者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而在云计算方面,阿里的布局则更早。从2009年在一片质疑声中成立阿里云,到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为国内云计算第一品牌和最多的市场份额拥有者,阿里高层对于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判断和商业发展趋势的研究能力显露无疑。

如果是新零售是阿里在电商业务上的纵深延展,那么阿里云则是阿里「去电商化」最成功的努力之一。

在1年半前对于阿里财报的分析文章中,我曾这样写道:「阿里的新兴业务还处在投入期,对阿里云等来说,淘宝的经验告诉他们,用户规模比盈利更重要——虽然要盈利是触手可及的事情。这意味着投入幅度的巨大,使其暂时并未作出收回利润的打算……」

而如今从阿里的财报中早已不难看出非电商类新兴业务对阿里的贡献,更何况这种贡献并不仅限于财报。就像贝佐斯所坚持的那样,拒绝竞争对手中心论,拒绝股市中心论,阿里在新零售、云计算。全球化、菜鸟物流等业务布局上的投入,并非模仿或与竞争对手军备竞赛,同时也不是迎合资本市场,而是真正从10年甚至更远的阿里发展规划去思考问题。

要谨慎选择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句话对那些志于成为巨头的公司们尤为重要,eBay没有做出智能音箱,沃尔玛还囿于传统零售,这些阿里、亚马逊昔日的对标或目标公司们正在逐渐退出主流舞台,而阿里和亚马逊依然能够站在舞台中央。

就像电影《阿飞正传》里的故事一样,「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一生都在飞行,当它停歇下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的时候。」

因此那些领先的科技公司始终都在寻找着新的目的地,就如同当资本市场终于开始意识到新零售、云计算。全球化、菜鸟物流等阿里曾持续投入的产业有所收获时,阿里早已在寻找着新的增长点,例如人工智能。

成立在学术前沿上更为领先的达摩院,收购中天微、先声互联等人工智能公司,基于自身的业务优势推出面向C端用户的天猫精灵智能音箱,以及面向B端用户的AI开放平台,阿里在人工智能这一可以赋能多个场景和应用的生产力赋能工具上早已投入颇多,尽管外界的感知还并不明显,但阿里正在试图抓住任何一个可能带来巨大变化的机会。

对于形容这些业务本身,《归潜志》中刘祁的那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或许再合适不过。但对于坚持投入的阿里而言,贝佐斯的那句「如果一家公司要创新,就必须愿意承受长时间的误解」或许更能够表达阿里的这种执着。

虽千万人,吾往矣,无论资本市场如何看,我自精彩。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