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到底靠的是氛围感还是自律性?
沉浸式学习环境、明亮的护眼灯、全天循环开放的空气净化系统、免费咖啡零食热水、一次性马桶垫、24小时无人值守,以及配套完备的办公和学习设施等,让共享自习室成为了继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之后又一个等待在风口之上的项目。
美团2020年8月发布的《教育行业复苏报告》显示,疫后首个暑假,成人教育培训与少儿教育培训领域内的多个品类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迅猛增长,行业已迈入全面复苏阶段。受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的学习习惯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其中,成人培训搜索增长率排名第一的品类就是“付费自习室”,这个行业较之去年同期流量增长超过10倍。从用户年龄角度来看,25岁-35岁的85后、90后的年轻用户数量最多,占比超过付费自习室用户总人数的一半,其中30岁-35岁的用户占比为33.2%,25岁-30岁用户占比为31.1%,多数为白领,付费意愿比较高。
换句话说,当很多行业因疫情陷入低谷的时候,付费自习室(共享自习室)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阵痛期之后迎来爆发式增长,老玩家们纷纷开出自己的第二家分店企图占领更大的市场,新玩家们则在硬件和服务上下功夫,创建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整个圈子因为快速崛起的门店数量而陷入一种奇怪的发展方向中,大家都觉得这勉强算个生意,但想挣大钱?不好说。
成年人的焦虑
讨论任何创业项目,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这个时代。付费自习室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当下全球宏观经济下行,企业大幅裁员,连巨头们都在收紧裤腰带过日子,普通人身上的压力只会更大。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失去工作的人奔波于各个写字楼之间,依然在职的人开始变得焦虑。职业危机感让习惯了两点一线的成年人重新审视自己。
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似乎多考一个证就可以让成了他们争取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与之相对的,近几年来我国失业率一直维持在5%左右,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求职者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此外随着疫情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失业率明显上升,2020年2-5月中国失业率始终维持在6%左右,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如果你考察过某个自习室,你会发现,这里面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人群就是考研、考证和考公的人,年龄多集中在20岁-35岁之间,女性居多。有的是原来工作/岗位一般,想要提升自己去更大的平台;有的厌倦了现在工作状态辞职重来;有的已经脱离社会又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再次出发。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生活和就业双重压力,学习成了最好的途径。
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人数已突破340万,相较于世纪之初,已有了近9倍的增长。另一方面,2020年扩大专升本规模增量32.2万人的扩招计划,预计2020年超5658万人有机会通过专升本渠道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相较于2019年涨幅超160%,
但目前国内的公共自习空间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需求。国内平均每43.9万人共用一座图书馆,且大部分座位有限、营业时间过短,这让学习时间只能集中在周末和晚上的上班族很是头疼。而付费自习室24小时营业、免费Wi-Fi、可以充电、相互不打扰的独立空间和沉浸式环境恰好弥补了这种空缺。换句话说,正是公共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才催生了国内付费自习室的发展。
2020年新开的自习室基本都集中在疫情逐渐稳定之后的下半年,以北京为例,超一半的新自习室于2020年7月-9月开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法考、国家公务员、考研、教资等考试时间都集中在下半年,短期需求爆发和创业门槛较低,基本上租一个空房间,简单装修一下,置办一些桌椅板凳就能开业,因此一个城市只要存在一家,生意还不错,就会衍生出众多的模仿者。
数据显示,付费自习室在2019年迎来快速发展,2019年也因此被称为付费自习室元年,到2020年上半年,全国付费自习室数量已突破千家,其中,沈阳以137家位居全国首位,其次为北京、上海、西安等,付费自习室数量都突破80家。
市面上那些口碑还不错的自习室,在服务这一块儿都有一套自己完整的标准和会员系统,除了独立的学习空间,还配备打印电脑设备区、休息区、就餐区、背诵阅读室等,个别自习室还将空间分为单人区、双人区、多人讨论会议区等,可满足各种需求,让来这儿的人将时间更多集中在学习上。
创业者的焦虑
尽管付费自习室被越来越多的人考虑,但在创业者眼里,这也仅是一项可以做但不足以挣大钱的项目。因为付费自习室本质上还是摆脱不了“二房东”模式,赚的是租售空间的差价。由于房租、人力压力,市场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付费自习室出局。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自习室因为无法长时间承担房租成本,只能选择关闭或转让。
这部分创业者成为了最先被淘汰的那拨人。后来疫情逐渐放缓,考研考公的需求立刻呈爆发性增长,一位难求的局面成为常态。再加上因为疫情期间房租降低,一些吃政策和租金红利的创业者开始入局,他们跑着入场,打价格战搞规模,服务上并没有做到差异化,主打家门口/学校门口的学习空间,企图帮你节省更多在路上的时间。
但无论怎么变,大家靠的还是预收会员费的盈利模式,有次卡、月卡、季卡、年卡,时间越长越便宜,以月卡为例,集中在400元-1000元之间。
同质化严重且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考虑转型,还有一部分人试图通过延长自习时间,开发线上打卡程序实现无人值守,或是招聘学校内长期学习的学生,通过学习场地免费置换的形式轮值管理,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
我之前学习的过一个自习室就是如此,大家通过智能密码锁、线上程序自己完成签到、打卡和扣费的项目。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旦学习者出现某个突发状况很难及时处理,比如那家自习室大众点评上的评论就有人吐槽受伤了找不到人。
而且大部分来的人都是为了考试,考试结束就走了,复购率低,很难成为长期用户,一旦出现疫情这样的情况,房租将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阶段资本还没有入场,但下半年开始已经有教育巨头注意到这一块儿,他们通过云自习的形式,将自己的教育产品和培训课程融入进去,用户在这里可以模拟线下自习,选座后自己设定学习时间,将手机调成自习模式,强迫自己专注学习。
或是在线上找一个自习伙伴,通过相互监督的模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必要时辅以一对一培训。
这部分企业的加入让原本就陷入增长瓶颈、盈利模式单一的线下创业者们多了一份警惕,许多人开始尝试寻找自习之外的可能,比如:交友、培训、沙龙分享、贩卖学习资料和课程等增加用户粘性,或是和第三方空间联合起来,扩大目标人群,将办公、会议、补习融合进来,但从学生目前的反馈来看,这种做法争议不小。
有时候一个舒适、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比功能性更吸引人。
洗牌就在眼前
2020年已经过去,对于付费自习室的创业者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现在疫情还在不断反复,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心里也没有底,野蛮生长的背后是场所的可替代性和复制性、消费群体的有效消费能力,以及监管和行业标准的缺乏。
自习室大多分布于写字楼或居民住宅区,部分自习室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疫情期间消毒防疫问题也需要重视起来。再者,以预收费的会员制方式管理自习室,与健康房类似,消费者充值后能否保证一直想有权利,避免只卖卡不服务,最后圈钱跑路这样的问题发生。同时,二房东模式注定创业者要为租金的不确定买单,业主、物业,包括邻居等都是影响其能否持续开下去的因素。
如果说公共资源数量上的劣势和教育体制的固定模式是付费自习室兴起的原因之一,那么行业急剧扩大而缺乏有效监督是阻碍自习室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根据当下需要自习室的人群分析来看,主要分为短期型和长期型,短期学习目前占比最大的一个人群,比如: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等级考试、考证、考研、考公等,这类人群学习目的性更强,但复购率较低,一般最多可以延长到两年时间;而那些本身就喜欢学习,喜欢安静学习环境并能够持续性学下去的人就是长期型人群,他们有一定粘性,相比较前者,他们更注重体验。
如今一些实体书店和咖啡馆也正在向多功能方向进行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收费自习室市场进行了分流和挤压,如果我们能够根据不同学习人群研发出个性化的服务,平衡好短期型和长期型学习者的需求,还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比如学习期间餐饮和学习用具都是刚需,等时机成熟后完全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打造自己的品牌,或者直接与餐饮和文创产品跨界合作。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这件事,效率是最重要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缺失改变了很多人的“轨迹”。
付费自习室的崛起并不是偶然,对于缺乏自觉性的人来说,在这里他们花了钱反而能强迫自己多学一会儿,只要能真正高效的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付的那些费用又算什么?
经济寒冬背景下,再小的生意都值得仔细研究。
谁也不知浪潮背后是真的有海,还只是一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