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我所理解的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3)

无论计算哪种成本亦或者利润,都是以商品销售转化为现金流为基础的。

3

解读品牌商

—品牌的被动选择—

由上文可知,品牌方是通过中间介质与用户发生关系,包括销售行为和品牌信息传递。

分析:

  • 产品销售:品牌通过与零售商合作,在其门店向用户销售产品
  • 品牌传播:品牌通过与媒体方合作,向目标用户传递品牌信息
我们可以理解为:品牌对于产品的规划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中间介质,即零售商和媒体方。

问题分析:

  • 产品销售:零售商考虑门店坪效,优先保证大众化产品上架
  • 品牌传播:媒体覆盖用户基本固定,小众产品用户成本偏高
换而言之,企业即便为旗下小众品牌投入大量广告,也很难换回批量消费用户,自然也就无法得到零售门店的销售支持。
满足大众化需求的产品,似乎成为这个时代品牌设计生产的唯一选择。

—商品成本结构—

通常在拆解商品成本结构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

分析:

  • 原料成本:单件商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 生产成本:单件商品生产所需人工、生产管理成本
  • 销售成本:单件产品销售所需的促销、广告等费用
  • 销售利润:商品零售单价减去以上三项成本的余额
  • 销售单价:用户最终为商品消费所支付的货币金额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计算哪种成本亦或者利润,都是以商品销售转化为现金流为基础的。
对比商品成本结构,我们会发现普适性产品和小众产品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分析:

  • 普适性产品:销售规模可以帮助降低三种主要成本的费用率
  • 小众化产品:由于销售规模较小,三种主要成本费用率偏高
换而言之,在同样的利润空间要求下,普适性产品的成本较小众化产品更有优势。

—品牌的应对措施—

如上所述,品牌商选择了满足共性需求,意味着他们在为同一个用户群体提供同质化的商品。

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品牌商必须寻求零售商和媒体方的支持。

品牌商的诉求:

  • 零售商:尽量争取到更多陈列、促销、推广的机会,增加销售概率
  • 媒体方:以广告投放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努力促成用户指定购买
在这些支持的背后是品牌在用销售利润支付大笔费用。没有销售额的支撑,意味着投入的不持续,品牌很快会被零售商和媒体抛弃。
如果要实现如上图的销售良性循环,品牌必须提高盈利能力:

措施分析:

  • 提高销售价:通过营销说服用户认可产品价值及定价并支付购买
  • 降低成本率:通过生产管理、营销优化等方式来降低综合成本率
  • 提高成交率:借助广告投放和终端促销提高门店销售成交的几率
这一类营销策略被称为HBG理论(How Brands Grow,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阅读同名书籍)。宝洁等国际消费品集团都是其忠实拥趸。

4

解读消费者

传统零售时代的用户,消费决策受到广告媒体的引导,购买选择也受限于门店陈列商品种类。作为消费的最终买单人,此时消费者的地位如此弱势,是由外界客观因素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客观的评价,用户的细分消费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有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其中最基础的限制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分析:

  • 生产能力:企业有没有能力生产产品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 经营风险:企业是否能够承担细分市场产品的经营风险?
简单的说,有时我们是没有能力满足人们的细分需求(比如200年前想着飞上天),而有些时候即便是我们具备生产能力,企业也需要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想想Space X计划吧)。

当生产力水平有限时,企业会集中资源研发针对大众化市场的产品,因为这样做,企业经营风险最低,投资回报率最高。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星际旅行不会再是一个普通人的梦想。

—市场商品供给丰富度—

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选范围内的商品供给成为制约用户细分需求消费的重要因素

分析:

  • 零售供给:用户选择消费的门店没有相应的商品供应
  • 信息传播:有用户所需商品的门店信息用户并不知晓
正如上文所说,零售门店会优先选择大众化消费品上架销售。因此用户到店后买不到,或者不知道哪里有售,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这种供求关系信息断裂的背后,折射出零售门店迫于经营压力选择用户共性消费提高坪效、用户与门店之间信息流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Walmart的店铺面积越来越大,以保证尽可能丰富的商品陈列。HomeDeport为代表的品类杀手更是精专于某些特定品类,为用户提供清晰的购买目的标的。

—消费者收入水平—

上文我们谈到,在传统零售时代,小众产品并非没有机会。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广告宣传自己,通过邮寄等方式销售产品。

但前提是用户必须接受小众品牌的高溢价,因为零售商和媒体的中心化抬升了其综合成本,这些品牌必须高价销售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需要。
如果用户接受细分需求产品的高定价,其实企业所担心的经营风险就会被极大的降低。而这一切的实现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除去生存所需外自由可支配的收入就越高。这就意味着用户有足够的财务能力为自己的细分消费需求买单。

如今的消费升级,其实就是用户在可支配收入富余的情况下为自己内心的小确幸买单。

小结:
  • 社会生产力水平因素:企业是否能够生产和是否愿意生产?
  • 市场商品供给丰富度:用户有没有能力买得到的所需商品?
  • 消费者收入水平:用户是否愿意支付细分需求对应的货币?

原内容转自 CK商业逻辑研究院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