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银行失势,百信银行和寇冠不想成为“鸡肋”?

文:向善财经

最近,《大众日报》获悉: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信银行”)行长助理于晓红疑似“失联”……

那么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失联”背后是“犯事”了,还是其他?包括大众日报和南都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曾以此向百信银行方面求证,但最后均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所以从第三方的视角来看,对于这件事,我们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待官方的正式回应。

截止发稿前,大众日报相关内容已经删除。

转型关键期,百信银行经不起“折腾”

活脱的一出乌龙,为什么这出乌龙引起这么大的议论?现在的百信银行似乎正处于“拿增长换高质量转型”的艰难期,实在经不起太多折腾了。

如果只看今年以前的表现,那么前任行长李如东给接任的寇冠,留下的业绩底子还不错。

 

从联合资信对百信银行的信用评级报告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3年,百信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98亿元、39.68亿元、45.34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2.63亿元、6.56亿元、8.55亿元,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对应的不良率也分别为1.55%、1.48%、1.36%,呈连续下降态势。

截至2023年末,百信银行总资产1125.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8%;总负债1041.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2%;拨备覆盖率也提升至了303.76%。

但可惜的是,这一亮眼表现并未延续到现在。天眼查APP显示:其大股东中信银行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百信银行总资产1046.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02%;实现营业收入22.35亿元;实现净利润4.65亿元,均有所下滑。

 

也就是说,新行长寇冠一上来就要面临百信银行业绩承压的难题。

不过随后,有媒体指出,百信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微降的主要原因,是其主动选择业务结构转型导致。百信银行大力提升产业金融占比,而产业金融信贷产品价格和风险后收益较低,对其收入表现带来了一定影响。对助贷业务的主动压降也是原因之一……

基本对应着,百信银行“新三年规划”战略转型的重点,是要围绕母行中信银行的“五个领先”发展战略,提升自营业务占比,提升产业金融业务占比,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验和业务流程,全面加强智能风控核心能力建设等。

那么百信银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据向善财经观察,主要跟现在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百信银行潜在风险隐患和定位尴尬有关。

一方面从业绩来看,百信银行的收入来源相对传统,主要以利息净收入为主。比如去年年底,百信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就达到了41.67亿元,占总营收的91.91%。

在利息收入对应的“放发贷款及垫款”中,占大头的是个人贷款及垫款,常年占比超90%。其中,最核心的是零售消费贷款,一度能达到整个贷款及垫款规模的超80%。

那么现在银行业的利息收入和零售贷款是什么情况?一边是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滑;另一边是受宏观经济复苏、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人们贷款买房、贷款消费的冲动减小了很多,但同时潜在的贷款坏账逾期风险却在不断增长。

毕竟,零售贷款的风险就在于抵押物较少,很多贷款是以个人信用为筛选条件,而一旦该客户逾期不还,银行就只能费力不讨好地去走催收的路子。

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诸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以及百信银行的母行中信银行等零售大行们,也都纷纷开始向对公贷款市场倾斜发力。

这或许就解释了,今年上半年百信银行为什么要主动挑破业绩增长的“隐患”,转向提升收益和风险都相对较低的“对公”产业金融业务占比……

另一方面从个人消费贷款结构来看,据联合资信发布的“百信银行跟踪评级报告”,百信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主要包括自营贷款和平台贷款两大类:

其中,自营贷款是指通过各场景以品牌推广等方式开展的自主运营、差异化定价的消费贷款业务;平台贷款主要指与助贷机构合作,并引入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提供增信服务的贷款。

此前数据显示,百信银行的平台合作贷款要远大于自营贷款规模,占比一度超60%。

众所周知,银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个人消费贷,好处是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用户流量,做大资产端;但弊端也十分明显,广撒网吸引来的用户质量参差不齐,贷款潜在的坏账风险很大,同时还会引来一连串的投诉和违规处罚等等。

比如去年年报显示,百信银行年度受理客户投诉达31783件,其中个贷类业务投诉占比89.77%,理财类业务占比3.52%。

同时,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涉及“百信银行”的投诉也超过了三千条,投诉类别不乏乱上报征信记录、盗取个人信息导致征信有记录等。其中,一位用户投诉称“百信银行放贷时捆绑担保,服务费合同收取高额担保费综合费用变相收取利息,违规放贷,套路贷!综合费用不明示,一笔两万的借款,光服务费竟然已经收取了高达四千多元……”

如果说第三方平台的投诉尚有待进一步证实,那么去年8月底,百信银行因“未严格落实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相关要求;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未按要求向金融消费者披露与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重要内容”等11项违法违规事实,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罚款503.2万元,则就成了百信银行业务风险隐患很大的实锤表现。

所以某种程度上,现在百信银行对产业金融的加码,对助贷业务的压降,乍一看似乎是为了长远发展的主动转型,但实际上却更像是内忧外患之下,新行长寇冠所做的被动应对。前者代表百信银行尚有选择的余地,但后者却只能华山一条道地走到底了……

直销银行失势,寇冠和百信银行不想成为“鸡肋”?

不过好一点的是,尽管消费零售贷款、平台贷款所涉及到的投诉和处罚层出不穷,但前边提到,百信银行的整体不良率却是稳中向好的,这意味着其未来的转型阵痛期或许没有那么剧烈。

那么既然如此,百信银行“新三年规划”战略转型的重点,为何还要围绕母行中信银行的“五个领先”展开呢?

可能与现在百信银行的定位处境尴尬有关。

百信银行成立于2017年11月,是国内首家独立法人形式的直销银行,采用“银行+企业”的股东结构,且银行拥有控股地位。比如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持有中信百信银行的股份为65.7%。

与传统银行不同,直销银行的目标是“建在云上的智能银行”,不设线下的物理网点,且不发实体银行卡,使用纯互联网的模式进行展业。

在业务模式上有点像互联网银行。但定位上,直销银行更像是母行的一个部门或事业部,而互联网银行则是一个独立的民营银行,由民营企业设立,算是资金和流量变现的一种方式。

所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们的扩大发展,不仅不会和背后腾讯、阿里们的战略业务起冲突,反而会在资源利用和获客渠道上实现“合则两利”的效果。

但直销银行就不一样了,过度扩张就会和自身的银行和企业股东出现左右手互搏的情况。

比如百信银行,现在主要发力的是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三个板块。可这三个业务,同样是大股东中信银行和二股东百度们猛攻的方向。

有媒体统计,2019年,中信消费金融正式开业;随后,百度获批参与了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的增资,旗下度小满金融持有哈银消金30%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同年年底,中信银行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随后百信银行APP便发布公告称暂停申购其代销的中信理财产品……

或许正因如此,截止到2023年末,微众银行资产总额5356亿元,是百信银行资产规模的4倍有余;实现营收394亿元,是百信银行的8.69倍;净利润108亿元,是百信银行的12.63倍。

当然,如果只比互联网银行发展缓慢倒也没什么,但问题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的快速普及,传统银行们一下子也能部分实现直销银行的服务、获客优势,这等于是彻底打破了百信银行们的最后市场壁垒。

时至今日,现在越来越多银行选择将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合二为一,而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处境则变得艰难了起来。比如国内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开业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由招商银行发起筹集的第三家直销银行为“招商拓扑银行”则于2022年7月终止开业……

如此一来,现在的百信银行对中信银行来说,似乎也有点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百信银行的业绩和风控管理又进一步出现下滑,那么其会不会就此被大股东合并呢?所以,出于“生死存亡”考虑,现在百信银行和新行长寇冠们也必须紧跟中信银行的战略步伐,做好一颗大号“螺丝钉”的价值。

但相应的,百信银行自身的想象力,恐怕也将要大打折扣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