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溃败,何为生鲜电商最优解?

作者|Pan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近期,生鲜电商领域可谓冰火两重天。前置仓“鼻祖”每日优鲜倒闭的传闻满天飞,叮咚买菜却取得首次阶段性盈利。

日前,叮咚买菜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达到66.34亿元,同比增长42.8%。虽然第二季度业绩不俗,但资本市场仍对其保持怀疑态度。

业绩公布当天,叮咚买菜美股开盘报价4.94美元,截至收盘只有4.41美元。归根结底,更多投资人还是认为叮咚买菜能够实现阶段性盈利,主要是吃到了疫情封控的红利,并不代表生鲜电商和前置仓模式等到了出头之日。

这也不禁令人发问,前置仓模式是不是导致每日优鲜崩盘的罪魁祸首?到底哪种模式才是生鲜电商的最优解?

每日优鲜为何溃败?

每日优鲜的崩塌速度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其崩塌的端倪出现在2022年7月28日。

在这一天,每日优鲜APP显示,配送时间由此前的“最快30分达”调整为“最快次日送达”,配送范围为“全国均可配送”。不过,每日优鲜在启动页的广告语至今依旧是“会员精品超市,最快30分钟送达”。

同时,有每日优鲜员工在社交网络上披露每日优鲜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每日优鲜公司解散”、“每日优鲜被曝跑路”等多个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8月9日,据北京市消协官网消息,每日优鲜因“无法正常经营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的情况,于8月4日下午被北京市消协约谈。

种种迹象表明每日优鲜面临倒闭的危机,有分析指出,生鲜电商行业中的三大模式——前置仓(生鲜到家)、仓店一体、社区团购,前置仓模式本身就最难盈利,更是成本重负,其也成为每日优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自建仓储带来的履约费用并不是小数目,它包括与产品交付和仓库运营有关的费用、前置仓和质量控制中心的租金和折旧费等。根据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占营业费用最高达59.6%。

高额的履约费用对本身毛利低、折损率高的生鲜电商的盈利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每日优鲜招股书,虽然2018年至2020年其净收入逐年增长,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到2021财年前9个月,每日优鲜营收和净利润数据都出现“倒退”,营收下滑至54.25亿元,净亏损则达到30.17亿元。

也就是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每日优鲜已经累计亏损98亿元。

自2021年第三季度之后,每日优鲜就再未更新财报,不过从其过往数据来看,资金链的压力一直存在。同时,其过度的烧钱加之近日2亿元融资计划受阻,最终导致了每日优鲜的资金链断裂,溃败之势加剧。

前置仓有没有未来?

随着每日优鲜的溃败,以前置仓为代表的生鲜电商模式遭到质疑,行业崩溃论甚嚣尘上。

前置仓模式,指的是在社区附近建立仓库的模式,之所以受到生鲜电商追捧,是因为离消费者的距离多在3公里以内,配送环节能够在保证生鲜产品新鲜度的情况下极大的提升时效性,同时相比线下门店可以节省运营成本。

由于前置仓属于重资产模式,琳琅满目的商品导致品类难以扩张。此外,单仓成本高也导致客单价的毛利率一直无法提升,直接导致了行业选手难以盈利。

除了每日优鲜之外,叮咚买菜此前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早在6月就曾有消息传出,在持续亏损下,叮咚买菜撤出十余城“断臂”求生。

根据叮咚买菜的相关财报显示,公司在2021年净亏损的64.29亿元中,大部分来自于二三线(城市)的前置仓。因此,其不得不收缩网络渠道,关闭了多个三四线下沉市场。

虽然叮咚买菜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初见曙光,但也仅仅是阶段性胜利:叮咚买菜第二季度总营收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42.8%;Non-GAAP净利润为2060万元,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数据显示,2021年同期叮咚买菜的净亏损为17.285亿元。

另有分析人士分析认为,叮咚买菜之所以亏损收窄甚至实现阶段性盈利,完全是“优化运营效率”的结果。从之前拼规模、抢市场、拼补贴,到如今优化区域布局,经营成本方面算是刚刚有所降低。

在一些行业人士眼中,即便这些平台“断臂止血”、回归理性,并将主要精力放在一线重点城市上,生鲜到家模式要扭亏为盈,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总而言之,前置仓模式未必会消亡,只是在生鲜电商行业本身发展的限制之下,重资产的模式更需要良性的精细化运营,一味烧钱扩张并不见得能换来可持续的发展。

生鲜电商的痛点

生鲜电商行业目前处于多种商业模式共存的局面,其中前置仓、店仓一体化(如盒马鲜生、大润发优鲜等) 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消费人群主要以一二线城市白领为主,而社区团购模式(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则主要满足下沉市场用户需求,不同商业模式的生鲜电商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过各有各的难处。

与前置仓模式相比,店仓一体模式的租金、人工成本更高,盒马鲜生也在今年陆续关闭了南京、青岛、成都等城市少量门店。

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美团优选亏损进一步扩大,在4月份美团进行了一波裁员,其中美团优选业务线是重点优化对象。

与美团优选相比,京东到家并没有外卖业务做支撑,并且京东到家骑手多为众包骑手,稳定性与专职骑手相差甚远。也因此京东到家的履约成本较高,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盈利能力不高。

不管是哪种模式,不可否认的是,高成本、高损耗、低客单价及低利润都是生鲜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现状。

此外,生鲜电商还有一个天生的死穴——由于成本高,生鲜电商的单价并不低,但对价格极为敏感的大爷大妈们至今仍然是生鲜市场的主力军,而他们更热衷于去家门口的菜市场购物。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有88%的店铺亏损,7%巨额亏损,只有1%实现盈利。还有一组数据显示,生鲜行业平均毛利为15%,远低于化妆品等毛利较高的行业。

也就是说,如今残喘在行业中的生鲜电商依旧没有“断奶”,之所以能够存活至今,依靠的是资本持续输血。

不过,这也没能阻挡入局者的脚步。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生鲜电商相关企业总注册量达27047家,是2017年的近三倍。

总而言之,生鲜赛道有走出来的企业和模式,不过对应农业这个领域,整个赛道的难题不少,链条更长,管理更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