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是一家传奇的企业,也是一家引领趋势的企业。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的多”这般魔性的广告语,就连当时我两岁的女儿都会随口哼唱。
“桃子熟了,不愁卖咧!”一位种植猕猴桃的农民伯伯,每天不间断的出现在电视画面当中,用最淳朴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们,他家种植的桃子熟了。
作为消费者,我看到了从拼团低价到产地新鲜的转变。而作为电商行业的观察者,我看到的则是拼多多这个新的生命,从出生即学霸到步入社会后的使命与责任,也正是这份“普惠”的使命与责任,让其成为行业传奇与引领商业趋势。
一
拼多多出生即学霸,这一点想必不难理解。从出生一年用户破亿,到三年上市,以及成立不到六年就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就连被誉为全球成长最快互联网公司的字节跳动,都未能追赶上拼多多如此傲人的成绩。
据拼多多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8.238亿。拼多多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并非其亮眼的成绩,而是这8.238亿买家中32%的新青年。
所谓的新青年,是指19-35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这一青年群体不仅成长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长力,更是成为中国互联网和消费的主力军。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90后用户在2020年7月的时候已经达到了3.62亿,超越了80后,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
同时,《2020新青年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目前三大电商平台中,拼多多的年轻人比例是最高的,其中95后用户比例达到了32%,比阿里(淘宝+天猫)高出了3个点。再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所有电商平台中,拼多多是唯一一家新青年群体增速超过整体增速的综合电商平台。而在新电商拼多多的新增用户中,35岁以下的新青年群体增长最快,增速已经超过整体受众增速。
相关研究课题基于国家统计局、QuestMobile数据库数据,通过案例调研等方式,总结了新青年网购的主要特征:消费不将就,精打细算重品质;购物即社交,乐于跟好友分享攻略。
正如,拼多多新消费研究院一位90后研究员分享的案例,一个在北方读大学的大一女孩子,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条68块钱的棉裤后,认为性价比极高,于是推荐给了宿舍同学,加上“跟单抢红包”的平台游戏,这条68块钱的棉裤从单点裂变到了宿舍,继而带动了全班女生乃至整个学校的一股购买风潮。这个案例的分享恰恰说明了拼多多满足了新青年人群的购物需求,同时也展现出了新青年的力量。
二
如果上述新青年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和消费的主力军,那么,拼多多背后的新青年则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生长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一,“厂二代”的新品牌计划。周挺作为厂二代,2017年从深圳回台州接管家里的塑料制品生意。作为新青年的周挺,说服父亲彻底告别那些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改走一条过去未敢尝试的品牌之路。
在新青年周挺的主导下,他们自建研发团队、升级产品线,力推高端垃圾桶品牌洁安惠。2019年,洁安惠加入新品牌计划,通过为拼多多上的高客单人群反向定制创新产品,加速品牌成长。目前,华萍是美的、京东京造、佳帮手、宝家洁、震旦、特力和乐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垃圾桶生产商,同时,旗下品牌洁安惠也已推出两百余种高端垃圾桶产品,整体销量大大超过以往。
案例二,“果二代”的电商破局。于本诚出生于1998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果二代”。他的父亲于基东,从1996年开始经营水果出口生意,高峰时年销售额超过250万斤。2019年8月10日,因为果子里检测出了害虫,俄罗斯联邦动植物监督局暂停了中国梨果类和核果类作物的进口,于家生意陷入僵局。
于本诚毕业于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电商专业,他选择辞职回家帮忙卖货,经多方比较,他选中了拼多多,“拼多多没有乱七八糟的扣点,对农产品零佣金,只有给到其他第三方平台千分之六的支付手续费,发展势头较好。”
从日销0单、3单、5单到日销300单,借助拼多多平台上的各类优惠政策活动,不到一个月,于本诚店铺的销量就稳定在了日销1000单、5000斤左右。疫情期间,他还借助拼多多推出的“抗疫助农”活动,不仅在4月份清空了库存,还帮助周边村民卖货。目前,他已是拼多多的太婆梨销售冠军,日销量达5000单、3万斤左右。
两个案例,看似都是单独存在与发生的,可在商业战场上,这些所谓的“二代”新青年,正在成为商业活动的主导者。他们最懂互联网也最爱互联网,他们深知互联网特别是电商背后巨大的生长空间,他们也正在通过新电商的拼多多实现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梦想,同时也推动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两年,拼多多对于产业带的打造,以及对“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推动与探索,电商丰富了新青年的职业路径,同时也为新青年提供了价值认同的空间。随着未来新青年社会主导地位的不断攀升,拼多多也定将携手新青年将“普惠”践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