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新人UP主「巫师财经」为何翻车?

人的最高需求是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产出的作品得到尊重,是知识得以流通的前提。但通过抄袭得到的「尊重」,迟早会被打脸。

01

巫师财经:以我为准

知乎网友:抄袭永不眠

2019年,不少人通过B站知道了3个月时间狂吸200万粉丝的「B站第一」财经类UP主——巫师财经。

一定程度上,巫师财经几乎通过一己之力,掀起了知识视频化的浪潮。此前有很多人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获得巫师财经这样量级的流量和影响力。巫师财经也获得了B站盖章认可的2019年度新人奖UP主。

自信是巫师财经的一大标签。在一些喜欢他的网友看来,复杂知识的降维处理+自信满满的「以我为准」+数据资料支撑+观念输出+光鲜亮丽的人设等等,是巫师财经能够出圈的各种原因。

与名气相对的,是来自知乎、豆瓣这两个社区断断续续的质疑。我之前也是巫师财经的路人粉,直到最近在知乎热搜上看到了「巫师财经抄袭」的热搜。顺着热搜下去,发现了问题「如何看待B站财经类up主巫师财经被扒抄袭、造假?」

截止到3月1日下午六点半,这个问题已经有863个回答,很多知乎网友都在分析巫师财经过往节目里涉嫌抄袭了哪些知乎回答。

另外,也有人发了知乎专栏,专门来梳理这个事件。知乎网友Hello Smile发了一篇「抄袭永不眠,“巫师财经”抄袭事件完整版梳理」的文章。

我挺认同这个网友的说法,不应该人肉个人信息,虽然立人设会反噬,但很多看看巫师视频的人,其核心诉求都是内容。一个UP主是否站得住,内容创作绝对是最关键的因素。

所以更多的分析还是围绕内容本身展开。比如巫师财经这一期《金融各细分行业概览+鄙视链+职业发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路人》,其中13分钟后的满分文案,内容几乎全来自2016年知乎的一个网友回答。

视频中,巫师财经甚至把他人经历也嫁接过来了,俨然投行身经百战的大佬,「见过亲手上市的企业半年内就被人收购,写过MEMO的收信人后来进了监狱,曾有项目失败后CEO出家信佛的,还见过上市第三次失败的公司,最后还是不甘心上了新三板,也曾因为三分钱的定价当着客户的面和自己的老板吵起来……」

其他各期视频,陆续也被贴出洗稿的证据,比如《杨超越与资本博弈之路,起底幕后老本与资本运作,【资本与明星01集】就套用了「数娱梦工厂」的文章原文,包括推导逻辑、对赌实例和结论等。

当然,巫师财经个人也通过知乎道了歉,包括澄清经历、复盘不规范引用、洗稿、经历套用以及将如何调整。言辞确实体现出了其懂传播会传播的功力,同时也证实了其抄袭实锤。兼听则明,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移步到知乎问题下面,了解更多的事件发展。

在其他平台如鱼得水,在知乎却意外翻车的例子很多。一方面,知乎网友喜欢装B,比如「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已经成为一个梗。但与此同时,知乎网友也真的很较真。在「上知乎对你们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下,有个高赞回答只有一句话:在这,没人笑话我“太认真”。所以说,装B也是需要资本的,装得不到位,很容易就翻车了,比如这次的主人公巫师财经。

对靠抄袭剽窃、贩卖焦虑的人来说,知乎是个「危险勿进」的地方。即便文字视频化,很难被网络系统查验出来,但装B和较真的知乎网友们以群体的智慧贡献了更丰富的证据链。

另一方面,知乎9年下来,沉淀了庞大的优质内容库,这些内容已经成为各路洗稿者剽窃的对象。而知乎去中心化的属性,让不少多年前的回答仍然不断收获长尾流量。

这时候就需要严苛的版权保护措施,才能维护社区氛围,并且让答主的权益不受损害了。这也是下面我要重点展开的话题,关于问答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

02

知乎回答作品维权时间线

知乎是一座虚拟城市,是物理世界的人们求知以及答疑解惑的投射。要让这座城市健康运转,就需要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问答也是作品,应当受到版权保护,这也就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就是知乎基础设施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根据公开报道,大概梳理了一下近4年来的一个简单的时间线,知乎最频繁的动作之一应该就是,帮知乎答主「维权、维权和维权。」

2016年4月,知乎发出针对“知乎大叔”“知乎大神”“知乎姐姐”“知乎酱”“我们都爱看知乎”等一系列微博营销账号侵权行为的公开声明,指出这些账号长期以文字、截图等形式,未经授权转载知乎网站的问题及回答,均属侵权行为。

按照知乎的用户协议,版权归属用户。知乎在没有获得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无法越俎代庖代为维权,于是,2016年5月,知乎发起了第一次被侵权用户的召集,“肥肥猫”“是赞”等7位用户当时给予了知乎授权。2016年7月,知乎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起诉微博营销账号“知乎大神”一案正式立案。

筹备了一年多,2017年11月2日,该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法庭开庭。直到两年后,这个维权才算有个结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定:涉案问答系作者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形成了作者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表达,构成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被告未经许可使用了原告享有权利的7篇问答,侵犯了原告所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以上,我们能看出来,问答知识版权的维权过程是艰辛的,需要依靠用户、平台方以及法律法规三方的合力。

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历史重演,巫师财经将泛财经回答改编成视频作品,其实就是此前新片场(2019年7月,新片场将“知乎回答”作品改编成短视频被法院认定为侵权,赔偿原告近7万元。)的翻版。

所以说,巫师财经下架部分视频作品,并及时致歉是挺聪明的,因为文字作品视频改编,早就有宣判的前科了。与其吃官司,不如早早自我调整。

03

知识作为非标品,如何保卫?

1970年4月26日,《产权组织公约》生效。不过,互联网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隐蔽性强、辐射面广、举证难度大,也不断给知识产权维权带来新的挑战。

在知乎圆桌中,就有一期活动是「知识产权保卫战」,众多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答主参与其中。

15年前就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知乎用户Favor在讨论中说,知识产权重要不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知识产权的核心是,一是人权,二是智力劳动的成果。而目前的国情是,大部分国民受制于历史和文化的局限性,不重视智力劳动的成果。这一缺陷无法通过短期内获得改善,只能通过言传身教的宣传和利益诱惑,以提高其意识;或者是让大部分企业多吞些苦果才能明悟。

从人权的个人意识上来说,知乎上的「清流」们想做成这件事倒是不难。毕竟,对起步配置都是「坐标美西,哥大小硕,顶级投行」的知乎玩家来说,尊重知识产权这点意识还是有的,洋洋洒洒几千字抨击抄袭或洗稿也不再话下,偶尔得了闲,发个律师函给对方也是可以的。

那么,平台能做些什么呢?关于知识,很大一个特征是其非标品属性。因为这一属性,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很容易面临知识侵权的问题。如何从源头上保护创作者的权益,留住真正能生产好内容的创作者,是各家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个人答主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正是他们成就了一个平台的繁荣。认知盈余和分享欲望,是供给方——也就是回答者行为成立的根本。知乎本身的问答结构,则给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入口,这也决定了知乎必须打响知识产权保卫战。而在这场保卫战的背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恰恰就是被戏称为「最爱装B」的知乎用户,刚下飞机便投入了这场「持久战」。

人的最高需求是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产出的作品得到尊重,是知识得以流通的前提。但通过抄袭得到的「尊重」,迟早会被打脸。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