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创业公司招人这么难?他们中很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创办过公司,有非常完善的招聘体系和成熟的工作环境,在员工问题上基本没犯过难。所有人回西安之前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可真正投入到日常运营中才发现:怎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这也是我 2013 年刚来西安时的切身感受,对于人才招募:想不清、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托朋友在学校论坛发招聘信息,效率很高,质量却惨不忍睹,一百份简历中能够达到面试水平的只有十分之一,十名求职者中仅有一位西北农林大的孩子表现勉强不错被发了offer ,然而刚上班一周就辞职了。
就这,还是在当年办公环境不差(都市之门)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从小区民房中开始创业,估计更惨。
我开始反思和分析问题,想了解这些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心目中合格的创业公司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终于在不断对比、磨合中找到一个适合在西安创业的人才招募方案。现在我完全不愁招人,甚至还有大量的储备人才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个时代,谁掌握了关键人才,谁就占领了竞争制高点。
下面我把这六年里摸索和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西安更多的创业者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困境
前面提到,很多在一线城市混的风生水起的人来到西安之后会迷茫,因为他们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这座城市对于创业者的要求和创业公司的容忍度。在西安,无论是最优秀的第一梯队学生,还是又能力且怀揣梦想的第二梯队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都不会考虑留在本地,而是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 BAT 这样的大公司,即便最后去不了,也愿意去这些城市的初创企业碰碰运气,不会贸然选择回家。
西安在他们眼里从来都不是出路,只是退路。即便选择留下来;即便你的办公室开在本地最好的写字楼;即便你的薪资待遇不低,发展前景也不差,他们也不会考虑,会将目光聚集在华为这样广泛被大家认可的大型企业,或者公务员、国企等时间相对稳定,日后生活有保障的政府单位。这才是西安有面子的好工作。
当我们接触不到这些非常优秀的人才,面临的是什么?是筛选不完的垃圾简历和不断被妥协的用人标准。
这不止是创业公司,而是所有没有选择一线城市的中小企业共同的痛。缺少优秀人才,公司何谈发展?
第二阶段:破局
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西安这么多高校资源如果不能被利用是非常可惜的,当你找到问题却不做出改变的时候,只能等死。所以,当时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我一定要招到这些学校里最优秀的第一梯队人才。
我不再把目光聚集在如何吸引毕业生身上,而是从实习开始,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提升,把工资精确到每天,拿出最有诚意的薪资条件:本科生每天 120 元,研究生每天 150 元,外加免费午餐。或许这个工资水平在西安招聘全职不算高,但以当年的经济水平和实习生待遇来说,已经超越了很多大企业,很有诱惑力。
终于,在几次宣传后我突破了刚开始没有人才可用和留不住人才的困境,能够面试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到公司实习,他们在学校的能力,对工作的责任心早已远远超越了那些毕业后还是第三梯队的人,学习动力也更强。
他们目前缺乏的只是工作经验,并不在乎你的企业是初创型还是稳定型,不在乎你的公司够不够大,牌子够不够响亮,只要钱多、做的事情有意思、老板人好,能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够了。
反过来,这些优秀人才的沉淀对于我们初创企业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他们既是我的实习生,更是我的骄傲。
记得曾经有一位准客户嫌弃我们用实习生给他们做开发,我告诉他:
“这些孩子毕业后立即年薪三四十万,你一辈子都不可能用得起他们,但在毕业前,他们能为你做事,这是你我的荣幸。”
第三阶段:传承
口碑的影响是相互的,很多高校的第一梯队人才,即便是上学时工作能力就已超越了后面的人,很多人想要利用空余时间出来长点经验却找不到出口,这时候如果学姐学长告诉他们,曾经我在这个公司实习时待遇不错,得到很好的锻炼,就会加深他们对公司的好感。再加上毕业后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拿到了非常优秀的offer,回报率远远大于当初,这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地方。
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公司的氛围越来越好,师哥、师姐、同学室友都能在一起工作,有时上一届的同学忙于毕业设计而无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工作,还会特地推荐一个人过来,指导他们一起完成剩下的项目。而那些已经毕业在职的前辈也会给后面同学毕业找工作时预留一个内推的机会,把外面大企业学到的技术和方法通过每周分享会的形式传授给我们正在实习的孩子,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第四阶段:回归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通过前期这些努力,我们在西安各个高校优秀人才心中有了质的飞跃,不断有人找过来想要加入我们的实习项目,刚开始我还能手把手教一教,后来随着实习数量的增长,想要做好项目质量控制,就必须引入全职人员。
那些已经出去后在 BAT 站稳脚跟的第一梯队学生得知我们需要招聘全职后联系我们,称其实最近这几年,他们因为父母、女朋友等各种因素,早就有了想回来发展的打算,只是没想好回来之后具体去哪里。这个时候我们前面做的那些努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们在实习期的时候已经对这里产生了感情,大家知根知底,配合起来更有默契。我们只需要给他们不比华为低多少的待遇。
相反,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沉淀,如此优秀的人才回到西安,即便开出比华为更高的待遇,依然会选择华为。因为不了解,所以没感情。我们的技术经理,产品助理等都是当年的实习生出去历练后回来的。
第五阶段:规范化扩展
实习生与全职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他们的实习条件必须建立在学校课程之上,比如有课过不来,导师要开会等等。时间长了,我渐渐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他只是耽误两个小时,但我们的工资是按天来计算的,所以有时候忙起来,干脆一天都不来上班,工作无法按时完成。
因此我们引入芝麻开发平台,打破了以往必须每天准时准点到办公室上班打卡的工作限制,在系统的规范指导下,大家可以到实验室和宿舍工作。工作内容也精确到按小时付费,基础设定 200 元 8 个小时,每月考核,逐级升高,上不封顶。最拼的时候,一位同学一个月拿了一万多元工资,实现了在校月薪过万的梦想。
层级设立上,我们把最初单一的实习范围,细分为:“实习生分为培训”、“内部练手”、“实际项目”三个阶段,从“招募实习生”变成“招募免费培训生”,每个阶段都配备了“实习生班主任”,制定了详细的实习生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括技术培训,还有工作方法、历史、政治、经济、礼仪、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让实习生培训独立于项目需求,从而培养大量实用性人才及储备性人才输出,未来,等这一波人毕业工作后,再想回到西安发展,又是我们的后续力量。至此,西安所有高校的优秀人才资源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我不仅实现了当时设定的目标,还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了大量的后备军和人脉。如今再不会有当年校招时的那种遭遇,甚至可以很自豪的表示:目前所有知名互联网企业都有曾在我们公司实习的毕业生。
由上向下很容易,由下向上却很难,这也是为什么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创业公司从来不会为人才发愁的原因。既然我们选择来这里,就要找到这座城市的优势并利用起来。反思自己:为了招到这些合适的人才,我花了多少时间?我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以及,为了满足这些条件我必须付出多少成本?
很多时候迎难而上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降低用人标准,招个人先凑合这种想法只会把自己逼向绝境,从此与人才无缘,我用六年时间走过的路只要大家照抄两年就能见效,面对那些尚未雕琢的孩子,我们既是他们的领导,也是他们的教练和老师。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加油,让西安创业越来越顺利,让西安人才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让西安整个创业环境越来越好。
在创业中找到一起并肩而行的人实属不易,如果屏幕面前的你还没有尽兴,我在曲江摆茶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