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下半场”:卖身或成最终宿命?

本文来自连线家,共享单车走进大众视野,本身就带着各种的争议与质疑。

文|刘勇

共享单车走进大众视野,本身就带着各种的争议与质疑。而发展至今,共享单车行业也是风波不断——押金难退、并购潮起、企业倒闭……令饱受质疑的共享单车企业雪上加霜。

共享单车“下半场”:卖身或成最终宿命?

而就在近日,有关摩拜卖身美团、ofo将被收购等消息的曝光,更是引发了行业的众多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共享单车巨头将“沦陷”?行业格局再变?不过,笔者却认为,当共享单车进入下半场,市场将更多拷问企业的生存能力,尤其是随着大佬们的不断入局,“卖身”或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最终宿命。

惊艳开场,共享单车“下半场”格局突变

一年多以前,共享单车出现并迅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围绕以单车为核心,共享为战略,切实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格局。惊艳的开场,吸引了资本的关注,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企业也成功获得了多轮融资。

但由于进入门槛低,规模与资本成为唯一的竞争壁垒。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过野蛮生长、资本拼杀,烧钱过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智,逐渐降温,在损耗与运营双重高成本倒逼下,再加上天使投资的纷纷离场,共享单车进入下半场。

与此同时,随着悟空单车、3Vbike、小蓝、酷骑等众多二线共享单车们的先后退出,人们对于市场最终格局的猜想多是:橙(摩拜)黄(ofo)智斗、两家独大或合并。

此猜想有数据佐证: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ofo和摩拜两大巨头占据了中国共享单车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锁定前两名的位置。但是,哈罗单车以黑马姿态杀出,以“免押金”服务冲击共享单车的“押金模式”,也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最终形成ofo、摩拜和哈罗单车三强争霸局面。

但要提醒的是,哈罗单车手握资本,并有阿里扶持,以“信用值”制约用户,通过降低车辆损耗与维护运营成本的方式缓解行业痛点,值得行业借鉴;而摩拜“卖身”美团后,资金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同时后续运营也得到了一定保障;而此时的ofo仍坚持独立发展,拒绝“卖身”,资金链问题很难在短期解决,市场形势对ofo不利。此时,若两家联手,共享单车最终市场格局很大可能变成联合大一统局面。

共享单车“下半场”:卖身或成最终宿命?

共享单车被誉为当代新“四大发明”之一,短短一年多时间,就从一家独大、多家争分,再到并购潮起,这是市场回归理性,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然。而企业要在未来市场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好的运营模式,可持续的运营策略,竞争只是攻城略地的手段,可持续发展才是正道。笔者认为,对于共享单车企业而言,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良好口碑,检视自身运营问题,思考突破行业壁垒才是王道。

风口已过,共享单车将走向何方?

目前,共享单车仍是三强争霸格局。资本回归理性,风口已过,盈利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第一要务。“损耗与运营是共享单车面临的两大问题”,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共享单车损耗就高达30-50%。居高不下的损耗,高额的运营、维护成本,使企业仅靠骑行租金难以为继。初期,投资共享单车看重的是押金带来的现金流,但押金隐含着不断累积和随时撤回的风险,共享单车难以靠此盈利生存。

数据显示,当下共享单车企业基本都处于非盈利或亏损状态。相关媒体报道,摩拜目前平均一个月亏损近3亿元,仅2017年12月就亏损了6.5亿;过去半年里,ofo一直被资金短缺传闻缠身,虽然将旗下共享单车抵押担保获得新一轮融资,但频传被收购,也表现出ofo目前财务状况不佳的现状。

在“盈利”问题倒逼之下,“被收购”、“卖身”成为共享单车企业持续生存的方式,所谓背靠大树好生存。而收购方也是别有用心,比如美团收购摩拜,意在将其作为美团地图场景的功能补充与大量数据的获取源来使用;而文章开篇提到的ofo被收购事件,收购者更多看中的是ofo庞大用户群,目的是补充完善其业务。可以看到,如果共享单车企业不想被收购,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共享单车“下半场”:卖身或成最终宿命?

而当市场回归理性,价格战也不再那么重要。当摩拜、ofo停止价格拼杀,也被视为共享单车企业从简单的资本拼杀转向探索盈利模式的信号。而共享单车下半场的博弈将走向何方,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是背靠大树,还是借助资本,或是独立运营,都不会是烧钱的游戏,而是走向“相互依存、业务互补”的融合时代!

【科技说说】百家号签约自媒体、搜狐科技金牌自媒体。他不仅具备创造10W+阅读文章的能力,同时还是累计阅读量超过10亿的自媒体之一。商务合作及内容转载,请添加微信:liuyong-hexun。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