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终于坐不住了。
在经历“高赞好评被收买改为差评”传言、《流浪地球》拥趸给豆瓣APP打分一星等火药味十足的事件后,豆瓣于2019年2月12日下午三点左右正式发声了。
简单概括下,豆瓣电影的声明包含了三个很重要的信息:
第一,不存在网传的“高赞评论被收买打差评”的情况,即网传的水军给《流浪地球》打低分的情况不存在;第二,确有用户跨级修改评分,但只是极少数;第三,后续将不断优化评分机制。
此外,豆瓣还特别提到了一位用户,其于昨天(2月11日)将评分从四星修改为一星。
难道这位用户就是传说中的水军?但,一个人就能组成一支军队?具体情况如何,看来得从这位用户入手。
打分有自由,也要有态度
先看这位用户于今日(2月12日)凌晨发布的一则说明,他指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事实,就是网传的豆瓣大批用户改低评分的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点与豆瓣电影的声明一致。
到这里,网传的水军在豆瓣肆意给《流浪地球》打低分这件事,基本可以断定真的是传说,而且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在春节档电影市场厮杀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排除是有人或有竞争者煽风点火,故意将《流浪地球》和豆瓣摆在了对立面,至于目的何在,各位吃瓜群众各自想象吧。
但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于电影的评价都是固定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为什么会有少数人会修改自己的评分,而且还是从高打到了低。
还是得从这位用户入手。对于从四星改到一星,这位叫“掉线”的用户在前几天的一则短文中是这么回复的:“我的一星就是对言论自由,以及对他人简单污蔑这种愚蠢行径的反抗。”
不难看出,这位用户所指正是一些《流浪地球》粉丝将其称为水军的污蔑行为,因此才将评分修改为最差的一星。
这位用户其实也代表了大部分给《流浪地球》打低分用户的心声,豆瓣的影评一向特立独行,辛辣、独到、客观、专业、多角度,甚至已经成为了不少人观影前必看的参考指南了。
此前,无论是给《逐梦演艺圈》的超低分,还是面对毕导的多次控诉,豆瓣都面不改色,心如止水。
但这一次,一向坚挺的豆瓣却“栽”在了《流浪地球》这部片子上,被套上“水军”这种负面标签,怎么回事?
豆瓣遇上《流浪地球》:火星撞地球
《流浪地球》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7.9分,其实这个评分算不得高,但也不算低,从分数来看,豆瓣用户总体还是持推荐的态度的。
但是在其他的舆论平台,譬如微博,绝大多数用户对于《流浪地球》还是持非常高的好感度的,《流浪地球》这种带有“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片”标签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片子更是拥有无数的粉丝。甚至有很多自来水都在朋友圈安利这部《流浪地球》,宣称中国科幻要崛起了。
换个角度来看,目前《流浪地球》票房已经突破了25亿元(截止发稿),不少人对于这部片子的票房预期达到了40亿,甚至是50亿。
此番景象,足以证明《流浪地球》揽获的粉丝基数之大,粉丝基础之牢。
但是一向特立独行的豆瓣依然不为此买单。在很多获得高赞的一星或低星评论中,有不少用户说的话并不是那么好听,甚至还很“毒”。
但从不少高星星评论中可以看出,不少豆瓣用户对于《流浪地球》还是持有很高的好感的。如此看来,在《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电影上,豆瓣用户的分歧还是很大的,而且这种分歧中不看好的一方用户数量并不少。
当然,真正让豆瓣以外的不少《流浪地球》粉丝一窝蜂上去给豆瓣APP评一星的原因,可能还是先前网传的豆瓣水军给《流浪地球》故意打低分的这种不光明行为,当然现在这种水军行为已经被豆瓣证实是不存在的了。
可惜的是,豆瓣已经吃到了不该吃的苦头,这其中的催化剂,有不存在的网络传言,也有《流浪地球》粉丝对豆瓣的怒火中烧。
可以说,此次豆瓣遇上《流浪地球》,堪比火星撞地球,双方都承受了精神上的损失。
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笔者还想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对待网络传言?
第二,豆瓣的影评机制能变得更好吗?
如何对待网络传言:兼听则明
网络是把双刃剑。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本里就教过的。
几乎每个人,都曾遭受过这把双刃剑的伤害,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在此次豆瓣水军风波上,网传的豆瓣水军给《流浪地球》打低分的传言,触动了不少《流浪地球》粉丝的敏感神经,让他们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群跑去给豆瓣打低分的粉丝似乎没有损失什么?
错了,在理智的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是无知的,显然他们是被暗处的人当枪使了。这种行为甚至在不少人看来是给整个《流浪地球》粉丝群体抹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其实,网传之所以叫网传,往往是因为这种消息是有人故意放风的。对于与我们无关的网传消息,大可摆好吃瓜的姿态,但是与我们有关的消息,就不能只是听信一面之词了。
如果做不到兼听,去多个渠道求证这个消息的真伪性,那么就安静地等到后续的消息出来再行动不迟,这同时也是保护自身的一种方法。
因为我们往往一旦“参战”,后面想要在精神上脱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豆瓣这件事,如果很多人等到今天豆瓣发出声明之后再去看前面的网络传言,相信就会理智不少。
我们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使用者了,对于这种具有煽动性的网络传言,应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如果无法辨别或判断,请按兵不动。
豆瓣的影评机制能变的更好吗?
在回答如上问题之前,我想先对豆瓣的影评机制好好问诊一番。
豆瓣目前在影评平台领域的地位的确是毋庸置疑的,但免不了还是有难言之隐。
最要命的一点是,豆瓣的影评门槛存在问题。豆瓣有一个饱受诟病的点就是:即便你没看过电影,也可以给出评价。这不是等于没有门槛吗?
假如我是一个水军,去评价一部没有看过的电影,岂不是就已经让影评蒙上了不公正的阴影了。当然我相信豆瓣纵横影评界这么多年了,多少还是有一些应对方案的。也许对于低级的水军刷分行为,豆瓣可以借助实时监测或是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及时阻止,但若是面对一些比较高级的水军行为,比如人为多批次精心编造影评进行打分时,豆瓣如何应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说豆瓣的所有影评都是公正的,任谁也不信,毕竟零门槛摆在这里。
我们再回到这一次豆瓣在声明中提到的机制改善方法,即“修改评分后,修改前的‘有用’(点赞)数据将被清零”。
这么来看,豆瓣是想修正单个用户影评的影响机制,以尽可能地让单个用户始终都对应唯一的影评态度。这么来看,公平性上的确有所提升,但是这一机制改善也仅仅针对修改评分这一影评行为,豆瓣并没有什么更大的动作,去针对可能存在的水军们。
其实,这么多年来,豆瓣想必也清楚这一影评机制所存在的漏洞,只是目前这一漏洞对于豆瓣还未产生什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豆瓣可能也不太想去大刀阔斧地修改目前的这个影评机制。
而且,这么多年来,豆瓣在这套影评机制下还算过得不错,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影评机制去替代它,豆瓣怎么可能去随意对其动刀呢?
所以,在影评机制上,豆瓣目前依然改不了,或者说,只能小改。
但是对于影评门槛这一点,笔者想提供一个建议:豆瓣可以联合猫眼、淘票票等票务平台,打通用户数据,强行规定只有购票过的用户才能进行评价,如此一来,水军刷分的成本就会提高不少,必然能一定程度打击水军的刷分行为,给豆瓣创造一个更为公平的影评环境。
当然,已经有影评系统的猫眼和淘票票,愿不愿意就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