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单车再次谋划出海,或许是急需一个能讲给投资人听的故事

口碑很好的小蓝,处境却不是很好。

共享单车平台关闭接二连三,场内迄今未见一宗并购案,多个城市不约而同叫停(限制)单车投放,摩拜、ofo与其他单车平台差距越拉越大,场内难见资本继续关注前两名以外的平台……

这些消息,对于共享单车行业除摩拜、ofo之外的所有平台而言,无疑是危险的信号。

作为距离第一梯队最近的企业,小蓝单车也曾享受过媒体的聚光灯、用户的掌声和投资人的青睐。然而,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小蓝的发展情势未见超越,相对优势也逐渐减弱。

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共享单车行业进入2.0阶段。而在互联网行业很通行的一个法则:一个市场内只能有前三名活下来,恐怕在共享单车领域会有更残酷结论。

曾经被舆论和外界公认的第三名小蓝,不甘心被抛下。出海,扩张全球版图在2.0阶段似乎成了所有领先平台的选择。在“加速出海”和“黯然离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面前,小蓝毅然选择加入出海大军。

不过,小蓝出海不只是为了不掉队、跟潮流,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面对曾经在旧金山出现的结局,小蓝将如何再次出海?

从共享单车爆发以来,小蓝凭借出色的产品、支付宝免押金、免费骑等优势,迅速在北京等城市铺开,让行业内出现了除摩拜和ofo外第三个值得关注的企业。但是,懂懂笔记注意到,小蓝停留在现有的市场投放量已经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5月其对外发布的新车(预计上市)至今还是PPT产品。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小蓝已经半年多未获得新的投资。

或许,资本市场开始醒过味来;或许,摩拜和ofo今年先后最新一轮的融资额度吓醒了有意继续加注共享单车市场的资方?

小蓝目前资金链的状态外界无从得知。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其联手中兴发力全球10个国家的新计划出台了。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去年朱啸虎说过的“90天解决共享单车战斗”,如今一年时间已过,国内的共享单车战斗远没有结束,战火就已经烧到了海外。

8月9日,小蓝单车突然宣布,其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帮助小蓝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这一次的规划极为抢眼,小蓝将陆续进驻全球10个国家近30个城市。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新闻稿和官方任何宣传中,都没有透露未来会进驻哪些国家的哪些城市,也没有公布详细的出海时间表。

加速出海,抢占欧、亚、非、拉,这面大旗先要躁起来。

事实上,小蓝正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国内共享单车企业。早在今年1月,小蓝在拿下高达4亿人民币的融资后,高调宣布进军美国旧金山和澳大利亚悉尼。当时,小蓝决定在旧金山湾区等地投放1万辆无桩单车,并开始招兵买马。消息甫出,1月16日,CEO李刚就收到旧金山交通局及旧金山公共工程局负责人的联名信,信中连续出现了十几次的高频词是:公共路权(public right of way)。

之后几天,面对旧金山市政府的各种限令和罚款,小蓝表示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退而求其次为之。大致上就是租用15个私人停车点,一共投放了200辆单车。

由于出海首航的不顺,让小蓝暂停了出海的步伐。相反,旧金山的案例却成为其他单车企业出海的前车之鉴。这些出海的单车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多的是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合作获得支持,而不是先斩后奏。

目前,懂懂笔记统计的结果是:ofo已经进军新加坡、英国、美国、哈萨克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等,正在准备进驻日本;摩拜则已进军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主要城市。此外,小白单车、优拜单车和Gobee Bike也纷纷启动了海外市场的布局。

相比之下,最早出海的小蓝却被落在了后面。

从今年1月直到8月初,修整了近7个月的小蓝宣布再次发力海外市场。也许是吃一堑长一智,小蓝官方表示,这次出海会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而CEO李刚则强调,“小蓝创造了海外合作新模式,利用自身产品和技术优势提供车辆及技术支持,当地合作方利用其政府及市场资源进行本地化运营。”

只不过,对于很多关心小蓝的用户以及媒体来说,这次宣布进军的10个国家,究竟是哪些?何时出海?如何布局?

被迫出海,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对于共享单车企业胜负未分就纷纷匆忙出海的做法,其实并不难理解。

懂懂笔记统计了多个城市官方发布的最新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共享单车正式管理办法实施后,已经有多个城市更是严令禁止单车企业再投放,而且新平台已经开始限入。共享单车行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从拼投放量的时代进入了拼运营的阶段,红利逐渐消失。

也就是说,现有的能够运营共享单车的城市市场,基本已经饱和,新增用户空间不大,共享单车企业很难从其他对手手中抢夺用户。

上述这些问题,是促使共享单车企业选择出海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包括资本的推波助澜。至少对于摩拜和ofo来说,市场红利不再,用户量趋于饱和,而海外市场则是另一番新天地。

不过,对于小蓝来说选择高调宣布出海,不一定是因为扩张规模的野心,也许更多的是焦虑。

众所周知,小蓝在国内的市场处境与摩拜、ofo并不一样。摩拜和ofo是在一轮又一轮雄厚的资金注入后,基于国内市场规模稳定、企业运营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才逐渐开展海外布局。

而小蓝是从大力推动免费活动起的家,虽然目前逐步开始收费,但场内所有玩家的盈利情况连外界都心知肚明。加上已经7个多月没有新的资本注入,换句话说,现在已经是整个投资界开始降温,因为大家都明白继续和前两名背后的资本硬拼,已经没有赢面。

粮草未定,这个进军海外十国的决定,很可能会将自己全面推向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实际上,小蓝面临的困境,从诸多媒体的报道中已经呈现出四个征兆:

其一,市场规模增速缓慢。2017年3月,小蓝表示已经投放了15万辆单车。5个月后,摩拜投放量已达600万辆、ofo投放量为650万辆,而根据小蓝单车胡宇沸透露,小蓝单车的市场投放量为70万辆。可以说,小蓝的市场规模增速,与第一梯队相比没有任何竞争力。

而且,在订单量和用户规模上,小蓝也缺乏竞争实力。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小蓝单车在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南京、佛山等国内6个城市用户超1800万,日订单量近700万。反观摩拜,其在150多个城市,为超过1亿用户提供服务,日订单量超过2500万,并且还在保持增长。

其二,研发新车型没有如期而至。5月中旬,小蓝曾对外发布了一款带有电子显示屏的新产品,李刚承诺新车会在6月实现量产。如果按照这个承诺的肯定性,其应该是已经向供应链下了订单。然而,8月份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小蓝的这款新车还停留在PPT上,并没有与公众见面。如果只是PPT,我们权当是公关辞令了。但是,如果是已经下了大量订单呢?

小蓝承诺的“新品”

其三,融资进展缓慢。小蓝的上一次融资,是在今年1月份宣布的获得4亿元人民币A轮。李刚曾在4月表示,小蓝即将公布最新1亿美元的B轮融资。如今,小蓝的B轮没来,摩拜的6亿美元E轮和ofo的7亿美元E轮已经完成。目前,面对这两家背后近乎巨无霸阵列的资本巨头,请问哪家资本会继续在场内跟投?

其四,小蓝的免费骑行等活动悄然停止。从2月开始,ofo掀起了红包大战,摩拜应战后推出红包车,小蓝推出免费骑优惠活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共享单车用户享受了很久的无限次免费骑车。不过,从7月开始,小蓝的免费骑等优惠活动便已悄然停止。而反观摩拜和ofo的红包车还在继续,而且还陆续上线了其他优惠活动形式。

综合上述四个变化,可以看出,小蓝此时高调“谋划出海”,或许是急需一个能够讲给投资人听的故事。而“行业前排”、“海外计划”等都是具有诱惑力的关键词。只不过,共享单车行业随着摩拜和ofo两强地位的稳固和小微玩家的陆续退场,已经让资本望而生畏。

我们希望看到市场口碑和品质俱佳的小蓝能够尽快产生造血能力,同时获得新一轮的融资,而未来融资的成败,或将直接关乎平台的存亡。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