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可能收购麦德龙的三个关键要素

2月15日下午,据财联社消息透露,针对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正谈判入股麦德龙中国业务一事,麦德龙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麦德龙在寻找合作伙伴,此事处于早期阶段。”

麦德龙的资产价值远比业绩要好。

2月15日下午,据财联社消息透露,针对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正谈判入股麦德龙中国业务一事,麦德龙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麦德龙在寻找合作伙伴,此事处于早期阶段。”

而麦德龙是否青睐电商基因强悍的阿里巴巴,上述人士表示不予置评。

《零售老板内参》APP今天通过多方,向阿里就“入股麦德龙中国”一事求证,阿里方面始终保持着一致的回复口径:“对于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不予置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术。如果双方并无意愿,也没行动。通常企业双方都会明确用“子虚乌有、纯属谣言”等措辞彻底否认。

熟悉企业对外沟通话术的人知道,“不予置评”其实等同于间接承认双方至少已经开始就入股一事,正式开始面对面的谈判。或者通俗的理解,好比相亲中双方已经见面沟通,并向对方抛出明确的要求信息。但是距离达成婚姻关系,显然还有一定距离。甚至是否确认恋爱关系,也未置可否。

因此,麦德龙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处于早期阶段。”大致符合双方就入股一事所推进的事实性阶段。

一旦双方将来正式达成入股合作,这将是阿里集团一年来再次入股大型零售企业的重要一起投资案例。当然,双方是否能达成最后股权投资合作,依然存在任何一方在现阶段都不能给出明确答案的未定状态。

我们假定阿里可能最终收购麦德龙中国业务。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阿里大概应该要注意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阿里零售资产配置升级。

对于外界认为阿里是目前互联网公司持有实体零售资产最为丰富的印象,其实有必要做一番更为精准的定性。

阿里持有的众多实体零售资产,相互之间的互为协同关系,以及整体组合一起的完整性,其实还远没有在全国覆盖、业态全面、体量庞大,以及能量均衡等几个主要指标上,达到成熟完整的结果。

从入股时间先后去看,阿里在过去5年间,分别入股的不同零售企业,有着非常典型的阶段性考虑下,入股阶段性目标企业特性。

这些标的零售企业中,有的是私人关系牵线达成的合作;有的是新零售业务探索初期,出于对实体零售产业陌生,需要小范围试验的合作;有的是双方经过评估后,为了达成对竞争对手的防御而形成的联盟;还有的是卖方对于数字化和阿里技术和资源渴望,而主动联系的合作等。

真正属于阿里在成熟的实体零售升级改造计划之下,通过反复推敲揣摩,并与阿里此前电商业务、品牌商资源,以及数字化落地等一系列阶段性布局所需,而形成的精准入股标的,恐怕还得要属大润发和居然之家。

即便如此,过去两年多来,阿里新零售在品牌商数字化升级和实体零售数字化改造方面,后者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和模式闯关新意不足。双方对于这场足以写进零售史的数字化融合创新过程,显然也没在初期预料到实际过程的难度太大。

双方资源的互补、新模式的创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数字平台和门店的协同互力、传统链路和数字链路的嫁接……过去两年来,新零售在双方的最为主动配合的努力下,还是有很多未如预期的迅速改变。

对于阿里来说,既然很可能已经正式考虑评估入股麦德龙中国,阿里对于麦德龙在目前旗下整体零售资产配置清单中的组合关系和价值定位评估,远远要重要于对麦德龙中国整体零售资产价值的评估。

大概率上面,阿里可能对于落地一二线城市优质地段的麦德龙,需要在门店仓储化功能上,有更多的升级投入和多业务线的整合。

其他方面的深度整合,不排除麦德龙至今还具备超高优势的全球进口、供应链体系和大宗生鲜流通能力,也是阿里所看重的。事实来看,阿里确实会在未来3-5年,继续加强对于生鲜、进口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麦德龙和阿里已经于2015年,即阿里新零售的前一年,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包括麦德龙(全球)入驻天猫国际,双方还在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商、大数据方面达成了合作。麦德龙也是阿里在欧洲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

两家企业的合作关系,早就有基础。

第二,麦德龙变卖意愿。

麦德龙通过股权交易或转手潜在买家的意愿,可以用非常强烈来形容。稍许留意过去半年的麦德龙新闻,出售和入股,已经是麦德龙中国乃至全球最频繁相关的报道主题。

2018年10月底,有关麦德龙有意出售中国业务的传闻,就曾引发业内极大的关注。阿里在当时就被外界猜测是可能的潜在买家,甚至包括腾讯,永辉、华润万家、物美、苏宁在内的国内主流零售企业,都被视作是具备入股的猜测对象。

引发过度关注的出售传闻,还令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Claude Sarrailh)于随后几天内,在一场官方零售论坛上亲自表态“麦德龙将出售中国业务是谣言”。

不过,康德当时的表态中,一方面强调“麦德龙过去在中国发展的很好,在中国的的业绩也很好,已经从B2B发展到B2C领域”;另一方面又表示“出于未来发展考虑,麦德龙的确有考虑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两番前后略显矛盾的话语中,其实已经指向了麦德龙出售中国业务的考虑,至少已经有了。

同时,麦德龙全球的股权,也在一系列的潜在买家和市场传闻中,持续为外界注意。有趣的是,其中多数还是来自中资的投资机构和企业。复星国际、中信资本、凯雷资本,都是早被市场了解或猜测的洽谈交易对象。

这与麦德龙全球业绩在过去几年连续下滑,有着直接的关系。

2010年开始,麦德龙经过2008年的历史最好时期之后(655.29亿欧元),开始一路下滑。2016年全年营收更是一次性下降了63%,全年仅完成218.70亿欧元的营收。

麦德龙出售了包括几个消费电子电器类卖场、以及其他如Real的资产。

其中,亚洲市场在麦德龙全球业绩板块中,一直占比较低。中国作为麦德龙仅次于德国本土和法国的第三大市场,业绩更是不如人意。便利店、电子数码类专营店业务,麦德龙中国均已关店结束。

收购外资企业在华资产,并与对方达成全球总部级合作,阿里与美国雅虎、京东与美国沃尔玛(1号店),都曾有过类似的合作方式。

也就是说,麦德龙将中国资产选择出售给阿里,并继续延续此前达成的全球合作,至少在合作方式上,已经有过多次先例。

第三,麦德龙中国状况。

目前还在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品牌,麦德龙算是在犯错程度和留存时间上,一直比较坚挺的一家品牌。

1995年,麦德龙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以它特有的仓储式量贩店模式,涉足中国零售业。然而,错误也从开始埋下伏笔。

且不论门店数远落后于同期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玛、家乐福。主要原因,在于麦德龙和它的同胞兄弟万客隆,都是仓储量贩店模式坚定不移的捍卫者。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集中DC大仓和门店一体化,最大程度调配管理库存,加速商品在量贩门店的快速批量流通。并以城市为区域单位,用几个大店覆盖一片区域市场,形成门店虽然很大,布局拓展灵活的业态优势。

这种模式,属于典型的欧洲式零售。中国人熟悉的宜家大卖场,直到今天也是类似模式。这种模式一度也启发了国内很多本土的区域零售商。武汉作为中国消费零售重头市场,也是华中地区第一城市,曾在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呈现多家量贩式门店竞争的市场“盛况”。

然而,中国不是欧洲,1995年的中国更不同于今天。彼时中国城市的土地价格虽然便宜,得以让麦德龙携资金优势拿下不少一、二线城市市中心优质位置。但是远未普及的私家车,以及中国内需经济非常薄弱的90年代,让进口商品为亮点,以量贩式批量购买为主的麦德龙,面对躺着就能挣钱的90年代中国零售市场,依然走的不温不火。

致命的是,当时的麦德龙,一进入中国市场,就“曲高和寡”的推行付费制会员模式。这对于当时中国消费者第一次深信“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来说,简直是人为把顾客往外赶的“罪魁祸首”。

“我来你这里花钱,你不热烈欢迎,还要我先掏钱买个花钱资格吗?”付费制会员模式在欧美市场落地多年的习惯,也是直到最近两年,才在国内市场缓慢的推行中。而这,已经过去了24年了。

不能说麦德龙此前积淀的经营优势,在中国没有引发好评和市场效应。业界公认麦德龙在生鲜品采购和验收标准上的严格和可靠性,直到今天也没有成功的模仿者。这也是为什么麦德龙现在的中国市场业务,会重点聚焦餐饮和团购市场。也是上述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康德提到的从B2B生意到B2C市场的过度。

外界习惯将此次麦德龙中国出售传闻,与过去5年来外资在华零售品牌持续“出逃”的现象联系起来。这些主要以欧美零售企业为主的外资名单包括:英国乐购、韩国乐天、韩国易买得、西班牙迪亚天天、法国家乐福,以及内部转角运营权的法国欧尚。

其实,正如上述所说,按照20多年来的拓展速度、市场渗透程度以及所犯错误,麦德龙中国直到今天才可进入到可能的正式出售阶段,其实还算坚挺的。

对于外界来说,它在中国每年200多亿元的营业额,并不是价值重点。它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核心城区位置拥有的近100家门店,且都是仓储大卖场的巨型门店,才是外界最为看重的价值。其他包括上述多次提到的全球特色商品供应链、以及生鲜流通管控能力的体现,都是麦德龙为潜在收购对象垂涎的优质资产。

对于可能入股甚至收购麦德龙中国业务的阿里来说,也是一样。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