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失格

本文来自连线家,在横店,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一个尘埃落定的结果。

在横店,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一个尘埃落定的结果。

从义乌坐大巴到横店,需途经东阳村庄的颠簸山路,当道路变得宽阔平坦,路旁的植物被打理修剪,车窗外的房屋从农家砖房变成楼房,你便是到了横店。

尽管这仅是东阳市下辖的一个镇,但相比国内绝大多数城镇,布满古式建筑的横店,一切都很新。这里从1996年开始建立第一座影视基地广州街,而从2004年成立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至今,也不过十几年。

只是,如今这个年轻的小镇,却正在经历二十年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这也是我此时来到横店的原因。我到的那天,距崔永元曝出“阴阳合同”事件已过两月有余,影视圈内关于“影视公司税改”、“剧集价格限购”等政策的传言却愈演愈烈。我在横店的几天时间里,文娱行业之内,平台方、影视公司、产业协会相继发声,一场关于行业乱象的治理似乎已经蓄势待发。

行业波动的信号在更早之前就已经传导到这里。如果在一年前来,在横店影视城内,可以看到包括《扶摇》、《延禧攻略》、《赢天下》、《香蜜沉沉烬如霜》、《芸汐传》等头部大剧,依然是众星云集。现在的情况却大相径庭,剧组寥寥无几,且多是网剧和网络电影。

因为偶然参加的一场饭局,让我开始揭开横店种种现状的真实面目,也开始强烈地感觉到那种政策传言和探风气球的威慑力。

饭局中很多人的财力和资源大多足以抵抗一时的低谷,但是他们非常明确自己的底线,在这场可能将至的风暴中,绝对不能成为出头鸟。虽然他们深知“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可是酝酿中的风暴也让他们感到忌惮,但是传言中的那些大佬已经在传言中被调查了海外资产,这让身在横店的他们只能“宁可错过,也不能错”。

“好几个大公司的项目,因为爆出来明星片酬的事,资金被冻结了”,一位影视公司的制片人表示,投资方和制作方普遍都处于观望状态。

因为剧集停摆,横店影视城的收入受到极大影响。“往年的剧集平均都是8-16级的大剧,今年只有5-8级”,一位横店影视城的内部人员表示,“今年影视城的收入下降了42%”。

对于如今横店面临的困境,一位横店集团的中层表示,“上面的意思是规范化治理,而不是让整个行业停滞或者倒退”,他对横店影视产业的未来依然抱有信心,“几十年内,横店还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未有一个地方像横店这般,借着影视行业巨大的爆发力,二十多年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如今,也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像横店一样,如此清晰地感知着影视行业的这场风暴带来的风吹草动和剧烈变化。

无论是产业链上的演员、道具,还是旅游、餐饮、住宿等各行各业,连锁反应正在发生。

难过的日子

3年前,老潘第一次从家乡福建来到横店。

那时尔冬升导演的电影《我是路人甲》刚刚播出,影片中横漂们的经历和生活点燃起全国许多人的“演员梦”。

老潘也是其中的一个。做出决定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他带着在工厂打工存下的两千块积蓄,和一个装着全部家当的箱子来到横店。

被大巴放在明清宫苑的门口,几十级高高的台阶宏伟庄重,如同他的演员梦。

以后一定要登上最上面,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他暗地发誓。

和所有人一样,开始做群演的时候都是辛苦的,有时为了排到戏,需要凌晨3、4点就在演员公会等着。有时候要被雨淋,被太阳暴晒到起痱子脱皮,在横店夏天40度的高温中穿着盔甲跑步,被抹的满脸血渍和污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跑炸点。

虽然辛苦,但做演员的新奇感还是让生活充满动力,第一次穿古装,第一次在枪林弹雨的战场感觉自己是个英雄,还有第一次见到大明星。

最让他骄傲的,是第一次有了自己露脸的短暂镜头,画面里,他穿着盔甲,在城墙下面的人群中厮杀。看到自己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他激动地给旁边人指,这个是我这个是我。然后小心地截下一闪而过的画面,保存在手机相册里。

在老潘的印象里,那时的日子是充满希望的。当时的每个月,老潘都能接到二十多天戏,赚到3000多元。这些钱,除了房租,日常开销,还有1000元的结余,有时候,还可以请女孩子到港式餐厅里吃顿好的。

那是2015年,那一年横店的影视公司正处在被资本追逐的热潮中。资本市场上,华谊兄弟以7.56亿收购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70%的股权。之后,华谊兄弟又宣布以10.5亿收购冯小刚旗下的东阳美拉70%的股权,彼时这家公司成立才两个月,注册资本仅有1.36万元,收购溢价超过10万倍。

此前的2014年,横店更是因为十几家影视公司通过IPO、借壳、并购等种种方式上市,被推上资本和媒体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几年,由于资本的热捧,单片制作成本开始迅速攀升,一部接一部的大剧涌向横店,也让许多像老潘一样有着演员梦的人蜂拥而至,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明显的转折发生在今年。过了年,老潘清晰地感觉到戏少了,以前每天早上6辆发往剧组的班车,现在只剩下2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听演员公会的人说,今年,每天等戏的群演超过3000人,但需求只有不到1000人,而去年,曾经一天最多需要3200人,而群演只有2500人。

老潘还记得去年,有一些戏因为天气太热又要穿盔甲,大家都不想去,现在,老潘面对的是一个群演角色三人选一的残酷竞争,为了得到一个名额,不得不找各种门路努力争取。

尽管这样,收入还是明显减少了。特别是最近两个月,每月只能接到七八天活,收入只有不到1000元,交完房租和电费,剩下的钱只够吃泡面,眼见着存的一点钱也要见底了。

不只是老潘,在他租住的民宿里,因为没有戏拍,一共四十个人里有三十个每天都只能在床上躺着。还有一些,已经花光了积蓄,离开了横店。前几天老潘路过一个桥洞,那里住的人好像又多了。

不是没有想过别的出路。近两年,直播在横店很是火热,万盛街上,每天都有一批批拿着自拍杆和的男男女女,他们自备音响,一边拿着麦克风当街演唱,一边对着手机做直播。听说,有的姑娘一个月靠直播赚了上万元。

老潘也曾经试过,但是因为外形不出众,普通话也不标准,播了一个月,收看的人寥寥无几,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潘还有一个朋友老陈,已经在横店七年,是在演员中等级最高的角色演员,片酬是令人羡慕的1000元一天,之前甚至演过网络电影的男二号。但是今年开始,随着接到的戏大幅减少,老陈觉得做演员没有出路,开始做自导自演的短视频。现在在今日头条上,他的视频最高得到过300万的播放量,还接到过一个广告推广。

老潘也心动过,但是拍短视频需要资金、团队、人脉,缺一不可,而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在横店,当群演还是大多数横漂唯一的生存支柱。尽管一直有传言说下半年大戏就会多起来,但事实却是活越来越少。生活没有了保障,让大家终于忍不住了。

8月初,在老潘所在的演员群里,许多人集结在一起联合发布抗议,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横店集团高层的注意。几个老潘认识的群众演员被邀请参加了官方组织的座谈会。听说,会上那些领导承诺为了吸引剧组要建四十多座摄影棚,还要开展免费的演员培训等服务。

但是,那些能有用么?剧组什么时候会来?老潘很怀疑。

老潘不想像那些人一样,折腾那些没有用的,更不想和民宿里整天躺着的那些人一起,那令他觉得自己很没用。

前几天,演员工会发布了特约、前景演员的选拔,老潘也去了。尽管自己的条件并不符合身高和外形的要求,但特约、前景演员普遍在300-1000元每天的高收入还是让老潘想要去试试。新公会大厅里,前来参选的群演们密密麻麻,有好多“脸小、个高、胸大”的美女和“身材长相出众”的帅哥,他们才是符合要求的,这次可能又不成功了。

更多的时候,老潘还是坚持每天来到国防路的演员公会服务部,看看能不能接到一些临时的活,或者认识一些人,加入一些有剧组消息的演员群。即使没戏拍,也可以找人下下象棋,而且,还可以节省不少租房的空调电费。

在他下象棋身旁的墙上,张贴着《我是路人甲》的大幅海报,海报上的几位主演现在都是横店当地的名人,但他们至今依然是大众眼中的“路人甲”

回想来横店时的豪言壮志,老潘觉得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现在,他无法预知明天,只能暗暗期待,下个月大剧组可能就要来了。

难做的生意

“听说了么,有个《恶循环》剧组拍摄的时候翻了车,死了5个人。”

“唉,最近剧组怎么总是出事。”回应着刚从剧组过来的朋友,道具公司负责人老程感觉心里压着的东西好像又重了一些。

近期,除了《恶循环》剧组,还有横店的《陈情令》剧组因为失火导致两名工作人员去世。

老程还听说,不久前有一个古装大剧开拍了两个月停工了,连道具款都没付。而且因为剧组没有付道具间的租金,道具公司借出的道具被锁,只能自己专程派人派车把道具拉回来,前后折腾了半个月。这样的事情他在之前从没听说过。

一个又一个关于行业的负面新闻传遍横店,再加上拍摄剧组的大幅减少造成的生意大幅下滑,还有此前关于影视行业税改政策的种种传言,都给老程心里盖上了一层厚厚的低气压。

十几年前,老程离开老家安徽,开始跟着剧组做道具一行,尽管道具工作非常辛苦,每年回家和老婆孩子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但是孩子要上学,还要赡养四个老人,只有不断增加的收入,才能够保证他支撑起整个家庭。

一年多前,他决定定居横店,开始接手现在的道具公司生意,本以为会比跟组的收入高一些,能够有更多的钱供孩子上大学,却发现前两年还日渐火热的行当从他接手后就开始越来越不景气。

生意再没有以前好做了。去年这会儿,大戏一个接一个地来,每部戏都会拍上好几个月,每笔进账都至少是几十万。今年春节以后,就感觉开始没有什么组来,而且大部分都是网大,也就拍一个月左右,每笔收入还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

还有之前接触过的好几个在筹备的大剧,前几周突然就说不拍了,也不知道会延期到什么时候。

十分钟的时间里,老程已经叹了五次气,抽了三根烟。想起日益艰难的生意,就让他觉得发愁。

现在,由于剧组的状况频出,老程必须在接项目的时候谨慎对待,但进账的锐减又让他不得不多接一些小戏,以维持收入。矛盾之下,道具公司的收入难以维继此前庞大的员工队伍,逼迫他不得不做出了裁员的决定。经过核计,这次裁员需要裁掉三四十人,将近一半的员工。

上个月,他召集大家,向这些已经在公司做了多年的老师傅——木工、油漆工们公布了裁员的消息。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家的情绪都相对平静,行业整体的艰难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同样明确的是,目前整体行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离开公司后,很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营生了。

老程心里明白,这次裁员如同一次壮士断腕,这些人技术都不错,都做了好几年,以后再想找这样的人回来很难了。但目前的状况由不得他犹豫,公司的发展只能搁置,先尽力度过眼前的难关。

被搁置的还有老程在横店买房的计划,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本来准备在横店市中心的南江壹号买一套房,把妻子接来一家人团聚,但是生意看不到好转和房价的快速涨让他望而却步,“现在已经一万三四(每平米)了,去年还是七八千,还是再等等吧”。

如今,在老程偌大的道具库内,这里因为没有以往那么多剧组的人员来挑选、搬运,显得十分安静。十几个金身罗汉排成一纵列,似乎已经打坐了很久,成百上千的刀枪剑戟被安静地收拢在一整面墙边,各个年代的沙发、灯具、立柜等款式各异的家居用品占满巨大的一整层的空间,仿佛一个博物馆的馆藏。

道具库门口,开来一辆卡车,是杀青的网大剧组运送回来的道具。一个直径近一米的大鼎被卸下来,却发现不知何时断了一条腿,老程面色一沉,上前查看损坏的情况,之后终于没有忍住,对着手下发了火。

这一年,老程感觉自己似乎老了许多。

深刻体会到生意难做的,还有华星餐厅的骆老板。

在横店有名的餐饮街度假村路上,华星港式茶餐厅是这里的餐饮界元老,餐厅的骆老板和妻子原是本地人,后移居香港,2001年回到横店经营起了当年最早的港式餐厅。

当时正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港台影视市场低迷,大陆影视业开始崛起,大批港台演员来到大陆拍戏,其中的不少也陆续来到横店,让老板经营的港式餐厅的生意日益红火起来。

当年这间餐厅曾一时风光无两,周星驰、赵文卓、洪金宝等明星都是餐厅的常客,招待过的明星不下百位。餐厅中醒目位置的“明星墙”上,展示着老板夫妇和几十位港台以及大陆明星的合影,其中不乏赵丽颖、曾志伟、郑嘉颖等大牌。

在明星的带动下,餐厅的生意蒸蒸日上,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2014年,老板在横店的餐厅已有三家。最好的光景一直持续到2016年,剧组一批接一批,大部分时候来了都需要等位。

去年暑假之后,老板明显感到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今年的流水相当于前年的三分之一,去年的二分之一”。而如今,已到晚饭时间,店内却还有一半的位置都空着。

前两天,老板结算完工资,发现利润越来越薄。餐厅的专业香港大厨,房租,人工每年都在涨,菜价却不能涨,“本来就没有人来,涨价的话生意就更难做了”,老板眼神怔忡地望向窗外。

在外面的度假村路上,“以前因为店内的座位不够坐,整条街上都是聚餐的剧组”,而如今, “这条路上有8家店都在转让”。

老板还透露说,在横店的餐饮经营者们有一个微信群,今年开始,群里都在抱怨生意不好做,甚至大家发布最多的,就是转让店面、餐厅用具的信息。

眼下,餐厅的艰难度日让老板也在盘算,“如果还不见好转,我们应该会换小一些的店面,或者关一家店了”。

对青年客栈老板惠祥意来说,由于为剧组和明星减少造成的旅游业下滑让他感到对比强烈。

头两年,在影视旅游热潮的带动下,客栈的生意都不错,“2016年的时候,夏天几乎每天都是满房的,包括游客,外地来的小演员等等”,但是今年,随着剧组的大幅减少,游客的住宿生意也明显下滑,“我门口原来有一块广告牌,叫做‘今夜满房,无缘上床’,这个牌子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挂过了”。

待解的棋局

在横店影视城内,可以十分清晰地感知到剧组的减少。我来到清明上河图和华夏文化园时,均只有一到两部戏在拍摄,往日“一条街上三个剧组拍戏,景和演员都要靠抢”的景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饭局上向一位业内人士了解到剧集减少的原因,“好几个大公司的项目,因为爆出来明星片酬的事,资金被冻结,只有补交增值税发票才能解冻,但是很多影视项目的开支没有发票就无法解冻,只有找关系帮忙注资才得以重新启动。”

但在风口浪尖的时刻,按兵不动或避而远之是更多制作方采取的保险方式。“大量的戏现在都在观望中,希望等政策确定下来,重新调整后再启动”。一些原本在横店拍摄的剧集,也因为要暂避风头而在外地拍摄,“因为明星不愿意惹事,不想来横店,只能到外地拍,整体投资费用增加了超过50%”。

作为中国影视行业的窗口,横店在此次风暴中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今年6月,崔永元事件爆发后,文旅部一位副部长,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曾一起来横店考察,业内人士不无神秘地说,“悄无声息地走了,但是下次再来,可能就会有所动作了”。

平台和制作方已经联合发声。8月11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将严格执行影视作品明星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40%,主要演员片酬不超过总片酬70%的限额制度,并对不合理的演员片酬进行控制。另外,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总片酬(含税)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对于之后的大制作剧集,一位制片人表示,投入的策略将会有所调整,“大制作的戏还是会拍,但是在演员和制作的花费比例上都会有所调整,比如一些剧之后我们会放弃明星,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升后期制作、特效方面。”,而对于此前明星天价片酬的现象,该制片人深表无奈,“其实很多情况下,用明星都是被平台、投资方逼的”。

与大剧普遍受到波及形成对比的是网剧和网络电影,这两类目前在所有在拍剧组中占比最高,几乎未受到影响。

在清明上河图园区内,我见到了目前顺利拍摄的《拜见宫主大人2》剧组。因为是网络平台定制剧,“我们每一笔开支都需要开发票,还要详细说明,才能拿到平台的制作费用”,没有因为财务问题而影响拍摄,亿奇娱乐的制片人玉米不无庆幸地说,之前因为需要给平台的财务人员解释每笔支出的来源,他们也经历过痛苦的磨合期。

与在横店的剧组受的剧烈影响相比,至少在表面看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内注册的公司似乎尚未受到此次政策和传言内容的波及。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于2004年由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文批准建立,由于优惠的影视文化产业基金奖励,包括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业内所有的头部大公司都在这里注册,目前注册公司已经超过1000家,成为横店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在国内,类似的税收优惠区还有霍尔果斯、上海松江区以及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在这些园区的注册公司中,也包括大量此次传言中税改的核心——明星及编剧导演工作室。

如今网上盛传:从8月起明星个税税率由之前的6%起统一上调到42%,且要求按照新税制一次性补缴6个月的税款。

为求证日前传言的税改政策在横店的施行情况,我来到了位于东阳市国税局横店税务分局,以及东阳市横店地税局税务大厅。

我得到相关负责人的回复是,目前,对于已经注册的工作室,由国税局负责的增值税以及地税局负责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均沿用之前的政策,目前并未调整,且未施行查账征收,而依然沿用核定征收方式。而对于新注册的工作室,已经不开放工商注册。工作室税收政策后续或将根据上级指示进行下一步执行或调整。

在外界的风暴中,空旷的办税大厅中来办理和咨询业务的只有零星几人,如同一个未受影响的世外之地。

另外,对于此前有媒体报道中提及的注销工作室,以躲避税务追查的现象,我也来到了东阳市横店国土所,经询问相关人员,得知目前还暂未遇到注销工作室的情况。

尽管目前执行的政策尚未有太大变动,但有爆料人透露暗流已然涌动,“一些工作室已经收到税务局电话通知,税费方面即将上调,许多公司都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款项”。

对于在横店的每一个相关人员来说,一些变革正在以或汹涌、或渐进的方式发生着。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一个尘埃落定的结果。在最乐观的人群中,也流传着一个新的消息,“据说下个月有好几部大戏要来”。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