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不要给孩子找个机器人玩伴,看看最新研究怎么说的

本文来自连线家,在河边玩耍,如果你所有朋友的都跳下河去游泳,你也会跳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智能机器人,从机器人服务员、扫地机器人到医疗机器人,产品种类丰富,涉猎领域极其广泛。与其说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倒不如将其定义为智能时代。而最近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服务于儿童或青少年的机器人。

这也引发出一个问题,智能时代对孩子的教育及未来发展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多接触这类智能机器人是最明智的选择,却忽视了机器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潜在危害。最新研究显示,机器人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思维观念,因此,关注使用机器人带来的不利后果已十分必要!

“在河边玩耍,如果你所有朋友的都跳下河去游泳,你也会跳吗?”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家长会第一时间告诫我们,要回答“不”,并再三重申,不要迫于同伴的“压力”,自己就盲目从众,他们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也不要因为同伴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态度,而失去自己的判断。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能轻易被同伴影响。

而在智能时代,这个问题可能会变成“如果机器人都跳下河,你会怎么做?”,换言之,父母应该担心的、会对孩子的思想产生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人类朋友,机器人也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最新研究:机器人可能影响儿童的思维观念

本周三,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Science Robotics)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儿童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其影响,所以关注使用机器人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已十分必要。

而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具有一定“社交”功能的机器人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使用了20世纪50年代“艾氏范式”测试法(the Asch experiment),它首先被波兰心理Solomon Asch用于研究人类是如何被群体思想所影响,以至于会多数人会否认一个很明显的事实。

Asch进行实验的时候,邀请了50位学生进行视力测试,在三个不同长度的线段中挑选最长的。从第一个学生开始,每个学生都选择第三条线段,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但参与者不知道的是,除了最后一名学生,其他人都是演员,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递交了错误答案。

而在机器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60名18岁到69岁的成年人以及43名7岁到9岁的儿童,让参与者独自或在有3个人或3个社交机器人在场的情况下判定屏幕上四条线中哪两条一样长。正常情况下,人们独自作判断,基本不会出错,当有其他人参加时,便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一致,即使答案是错误的。这种行为被称为“同伴压力”。

在该试验中,三分之二的“人类同伴”或“机器人同伴”会故意给出错误答案。结果显示,成人参与者通常给出与人类同伴一样的答案,但不会受到机器人答案的影响。但儿童会受很容易受到机器人同伴的影响。当儿童独立作判断时,正确率为87%;有机器人加入后,只有75%,且错误答案中74%与机器人相同。

尽管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还是说明,随着人类与机器人的交互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个性化,他们的一些行为确实会影响到我们的决定,举个例子,如果机器人乞求我们不将其关闭,我们就会很难采取行动。同时,《科学·机器人学》杂志发表的另一篇研究也表明,人类在被机器监视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

机器人成教育助手或治疗师的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实验证明机器人会对儿童的思维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机器人作为儿童教育助理或者儿童治疗师而被广泛应用的未来其实并不遥远。

今年7月,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8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其中超四成早教服务机器人用户对产品的教育功能感到满意。

从全球市场来看,自2011年起,全球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市场规模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这就意味着儿童机器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机器人教育或许会成为新的风口。

在刚刚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青少年教育类机器人和引导类指引机器人成为博览会中最热门的服务类机器。以腾讯投资的优必选科技(UBTECH)、小米生态链的爱其科技、在智能芯片领域颇有建树的寒武纪等企业为代表,基于家庭或学校为场景的陪伴教育类机器人成为不少企业布局的方向。

比如,寒武纪重点展出了今年5月刚刚问世的STEM编程积木教育机器人“捍地”,这是一套在美国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优必选不仅与K12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联合推出了集教材、师资培养、硬件产品于一体的教育解决方案,其产品还进入了苹果零售店,稳占海外市场;而软银则瞄准中国市场,计划在上海成立子公司,其知名产品NAO会被用于重点布局中国的教育领域。

除了教育外,机器人作为儿童治疗师的潜力也在被逐渐发掘。继MIT媒体实验室通过使用NAO对其构建的能感知孩童行为的机器学习网络进行测试,证明其算法可估计自闭症孩童在治疗期间的兴趣和兴奋程度后,卢森堡大学的衍生公司LuxAI设计了一个名为Qtrobot的拥有人形构造的机器人,不仅可以教授面部表情和情绪,还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教授肢体语言。

对此,LuxAI的联合创始人Nazarikhorram表示,根据公司在研究过程中收到的反馈,如果房间内有机器人,儿童往往会与人类治疗师进行更多互动。他认为Qtrobot能够在人类治疗师,机器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一个三角互动关系。这也正是研究人员所希望的,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让自闭症儿童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技能。

在小智君(ID:Aiobservation)看来,虽然机器人产业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但我们仍然面临诸多的挑战,特别是当机器人或人工智能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关于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便成为了我们要持续关注的一个动态事件。想一想那些在剑桥分析丑闻中被分享的个人数据,通过与AI的结合,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对此事就不能选择忽视。

但基于这种所谓的“机器人同伴压力”,为了避免机器人提供的信息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现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应该出台诸如监管框架之类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家长要明确自己的父母角色,主动教育孩子,面对机器人的影响应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让机器人成为孩子唯一的陪伴。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