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intech到Techfin,蚂蚁金服重心转移是否具备借鉴意义?

本文来自连线家,一直以来,蚂蚁金服给人的印象更多地是一家金融公司,无论是芝麻信用、支付宝,还是借呗、花呗等功能,它们提供的都是金融消费服务。而这些业务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巨大无比。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称,蚂蚁金服未来重心将由支付及消费金融转向技术服务,目标是技术服务占收入比重由去年的34%升至65%,与此同时,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都曾有过“不做金融”,转做技术输出或者其他服务的说法,在消费金融万亿蓝海井喷的当下,这些金融巨头们看似有悖常理的做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蚂蚁金服为何要发力技术输出?这对于其它金融科技公司是否具备跟风和借鉴的意义呢?

迫不得已也是必然趋势:监管、市场、市值或为关键诱因

一直以来,蚂蚁金服给人的印象更多地是一家金融公司,无论是芝麻信用、支付宝,还是借呗、花呗等功能,它们提供的都是金融消费服务。而这些业务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巨大无比。

如今,它却高调的表示要放弃这块“肥肉”,据了解,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在五年内,技术服务将占蚂蚁金融收入的65%,同时,蚂蚁金服的金融服务收入预计将从预计的11%下降至6%,而支付的收入将从2017年的约54%降至28%;蚂蚁金服整体收入预计从2017年到2021年每年增长40%。

由此可见,蚂蚁金服业务重心转移并不是说说而已,事实上,金融科技,本身也是金融+科技的“混血”组合,关于二者的侧重其实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在笔者看来,蚂蚁金服向技术方面“倒戈”,这一举措本身既是外部环境倒逼的结果,同时也适应和市场需要的必然选择。

先说外部因素,不少评论人士认为,“金融领域监管方面的复杂和多变,使得不少科技金融的巨头们做出相应的选择。尤其是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无论是在支付业务、基金销售业务,还是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等领域,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受到的限制也变的越来越多。”产业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多,这也倒逼着巨头们做出相应的选择。

公司定位是技术服务商的角色,业务是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样的话受到的政策压力也势必会小很多。

当然了,政策外因是一方面,而且对于蚂蚁金服这样的巨头来说“合规”自然不是什么难事,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才是业务重心转移的关键,而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升级大势所趋:传统金融技术需求日益显著

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的原始初衷,据了解,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空间在百万亿级别,市场空间极大。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在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群并没有被央行征信体系覆盖,难以获得金融上的支持。无论是从金融服务意义还是从商业意义来讲,这部分人群的拓展成为大势所趋。然而传统金融机构由于风控方面的短板,需要借助第三方的金融科技实力进行风控。

除此之外,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兴起,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未来趋势。但很多传统金融平台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不具备技术研发实力,因而“借势”科技巨头们,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便成为大势所趋。

2017年3月28日,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16日,工行与京东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等方面展开合作;6月20日,农行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探索;6月22日,中行官网宣布“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

由“互怼”到“联姻”,银行巨头联手BATJ成为常态,对于中小银行等其他传统金融领域玩家来说自然也需要如此。

2.科技公司or金融公司:市值驱动下的业务重心转移

蚂蚁金服IPO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外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既然要上市就要对公司有所定位,那么蚂蚁金服到底是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呢?

首先,从监管来看,监管部门确实是把蚂蚁金服当做金融公司进行监管;从业务来看,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包括借呗、花呗、支付宝确实属于金融行业。而且蚂蚁“金”服,顾名思义,更多人愿意相信蚂蚁金服是一家金融公司。

然而对于蚂蚁金服来说似乎并不喜欢这个称号,因为从支付宝诞生伊始,蚂蚁金服其实一直都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平台做支付,金融业务只是后来的衍生品。

尤其是对于IPO在即的当下,蚂蚁金服更要确立自己“科技公司”的称号,很早就开始做业务重心转移的事情,这其实是由于人们对科技公司的估值往往比较高。这就和这段时间的小米一样,小米一直标榜自己是科技公司而不是硬件厂商。在此之前也是今年上市的爱奇艺同样也是如此,在其很多市面上的公关稿件中,也表示不只是一家视频公司,更具备了科技公司的属性。

毕竟就目前而言,当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中,绝大多数还都是科技公司,全球体量排在前列也是作为科技公司的Facebook、谷歌、苹果等,国内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的体量和声望也都比其它行业要强,而且在市盈率方面,科技公司要比金融公司高得多。

3.由从业者到供应商:技术“开源”,生态想象无远弗届

其实在互联网的江湖里一直都流传着“掘金者不挣钱,送水工挣钱”这样一个说法,如今2C项目不能说式微,但调门似乎没有2B项目声音大似乎就是一个佐证。

谷歌是搜索发家的,但它也做手机。但众所周知的是谷歌手机并不具备苹果、三星、华为这样的盛名,但这依旧改变不了谷歌的强大。因为谷歌根本不靠卖手机挣钱,它是充当着基础设施提供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手机系统有三种:苹果的IOS、谷歌的安卓、微软的WP。其对应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安卓绝对排第一,而谷歌也是尽享技术开源所带来的红利。

蚂蚁金服也是如此,据了解,蚂蚁金服对外技术输出包括金融云以及IT技术能力的输出、财富管理方面的技术输出、花呗的开放、保险领域技术能力的开放、向商户的能力开放,除此之外还有无人值守技术和智能客服技术等服务方面的输出。它所提供的是金融领域数字化运营的一整套服务体系,充当着智能商业时代,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在这在未来也是值得我们期待不已。

由此可见,对于蚂蚁金服来说,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内因主导),重点发力技术输出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那么这对于其它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是否具备借鉴意义呢?

技术输出不是“避风港”: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

在投资界有这样一句话被广为流传:“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作为科技金融领域的从业者们对此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自然不会把公司业务布局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在监管不断从严的当下,蚂蚁金服等行业大鳄们都进行业务转移,那么其它平台进行多项布局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因此,就目前来看,不仅仅是蚂蚁金服,许多互金头部公司也都开始做技术输出这件事。如掌众、品钛、玖富、宜人贷等,那么蚂蚁金服该做技术输出对于其它平台真的具备借鉴意义吗?从多个因素来看,恐怕并非如此。

1.片面赋能与整套方案:“纯技术导向”劣势尽显

总的来看,目前“跟风”做技术输出的金融科技企业,其实就是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基础与大数据风控模型、AI能力,输出的能力基本以大数据风控、精准营销为主。但市场上本身就有大量的大数据风控技术方案服务商,分蛋糕的人多了,每家分得的就小了。

技术输出面“窄”,这也意味很难满足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客户不是要买电钻,而是要买墙上的那个洞。”这其实是关于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典型案例,如今,很多金融科技平台似乎就在犯这样一个错。

很多金融科技企业所进行的技术输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商业的本质其实是满足客户(用户)的需求,应该真正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输出为导向。

传统金融机构需要的只是大数据风控吗?当然不是,它们需要的是借助AI,把整个流程包括获客、用户留存、风控等每一个环节都应用机器学习的算法,按照商业需求进行建模,这需要一整套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风控输出就可以满足的。而蚂蚁金服们不同,除了数字技术本身的输出以外,还可以在流量、资产、场景等多个方面进行扶持,形成一整套赋能方案,直击传统金融机构的直接诉求。

2.由金融到互联网再到科技:概念飞太快,内功跟不上

早年间,P2P公司大行其道,但随着e租宝事件的爆发,各路玩家纷纷与P2P划清界限,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开始逐步传播起来。如今,随着监管的不断深入,一夜之间,市面多了许多“金融科技”标签的公司。

概念变得太快,快的让人有些应接不暇,不过敢问一些做技术输出的金融科技企业:“自己的技术究竟如何,心里没点X数?做技术输出,这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

金融行业水很深,这是所有人公认的事实,而金融+互联网本身就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一次升级,要想做好自然要付出不少内功。可如今看来,金融、互联网这些似乎都已经“OUT”了,科技才是重头戏,可事实上,无论是金融还是互联网亦或者是科技,能做好一项本身就不件容易的事,“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其实一直都适用,尤其是技术创新本身具备创新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特征,不难想象出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内功”并不深厚。

如此看来,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行为与很多网站设计很像,很多平台只是应用了其它网站的“源代码”,并不具备独立设计创作的能力,偏偏硬要做网站建立开发方面的工作,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也的确如此,关于金融科技公司被人指责技术水平差的新闻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例如行业头部玩家之一的爱钱进就被网贷之家用户指责技术差。

目前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无法大规模应用并取代传统的风控手段。所以对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来说,现在大部分的业务其实都是对传统金融产品通过再包装的方式进行线上营销。而技术方面的实力,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分别背靠阿里、京东、百度等“技术范儿”十足的科技巨头,本身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

除此之外,行业还有许多专业的技术服务公司,与这些技术输出“正规军”比,这些半路出家的金融科技公司自然也不占据优势。

3.“跟风者”龙蛇混杂:“营销”大于“实际”大行其道

前面我们提到,在技术方面,输出能力上,很多金融科技企业并不具备竞争力,那么是什么让它们还是要毅然决然的选择技术输出这条路呢?答案是营销。

风口往往会带来集聚效应,尤其是行业大鳄以及头部玩家们纷纷布局,如果不跟风而行似乎显得有些掉队。而且对于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如果有了技术输出业务,对外宣传也可标榜自己的技术实力领先,所以才会很自信的拿出去卖,至于卖出去与否反而不重要。

如此一来,这也使得一些可能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金融科技企业无辜“背锅”,因为本身在很多目标客户眼中,这些金融科技企业和自己一样都是“老虎”,只不过体型比自己大一些,担心碰到“南郭先生”,在技术方面更信赖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样的“大象”。

4.技术输出缺乏“网络效应”:金融科技企业难以持续

众所周知,个性化与规模效应总是一堆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只是制造业会出现,技术服务行业在这一方面体现的也是非常明显。

对于金融科技平台来说,在金融业务方面只要做好产品、场景以及风控模型搭建这三件事,边界成本会逐渐递减。但是做技术输出不同,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每服务一个新的用户其实都像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

以蚂蚁金服为例,据了解,在蚂蚁金服与南京银行的合作中,派出了20多名技术专家在南京银行进行技术开发。当有了新的技术输出和合作项目,还需要不断派驻专家前往,这对于很多金融科技企业来说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持续开发方面都很难承担得起。

5.算法壁垒实难长久:技术免费已然大势所趋

人工智能的核心有三个:算法、计算资源和数据。发力人工智能的科技巨头有很多,但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分享和传播是非常快的,不少科技巨头都大力倡导开源,所以算法并不是壁垒;而计算资源现在完全可以购买的到,比如各种形式的云计算等,这称不上是壁垒。

真正具备壁垒属性的只有数据,而无论是算法还是计算资源免费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以风控技术为输出的商业模式,其发展前景具备明显的上限。

总结:

没有那金刚钻,就不要去揽瓷器活。事实证明,技术输出不是金融科技企业逃避监管的“避风港”,更不是万事大吉的“安全屋”。

金融科技公司跟风涉足技术输出领域不是什么明智之选,做纯技术输出公司如果不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则非常容易被上下游碾压,到最后失去生存空间。金融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们也根本没有可比性,它们很早就做技术积累,在数据、场景、资产等多方面占据优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超过。

不属于自己的机会不要奢望,不要试图逃脱监管,寻求捷径。也不用担心错过风口而患得患失,如果真的下大功夫去做技术输出,到最后可能连主营业务金融也受到影响。真正理性的做法应该是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不然,或许正如泰戈尔《飞鸟集》诗中所说:“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