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们集体“去金融化”是真是假?

本文来自连线家,曾几何时,这些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一度被视为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威胁,其产品创新也锐意进取,如今却大举开放,以科技的核心能力立足,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 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

曾几何时,这些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一度被视为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威胁,其产品创新也锐意进取,如今却大举开放,以科技的核心能力立足,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 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

最近,蚂蚁金服对外开放合作的动作很多。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融科技成为合作重点。前不久刚宣布花呗开放,余额宝也开始向基金公司开放,至此,蚂蚁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实现了开放。

蚂蚁金服的有关人士说,蚂蚁金服一直是一家以技术推动业务的科技公司,经过之前的金融业务场景锤炼,科技能力日臻成熟,今后蚂蚁金服将彻底回归科技公司的定位,加快对外开放合作。

以蚂蚁金服为代表,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动向值得令人关注,在蚂蚁金服率先喊出是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之后,国内的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乐信等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开始去金融化,走向与金融机构的开放合作。

曾几何时,这些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一度被视为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威胁,其产品创新也锐意进取,如今却大举开放,以科技的核心能力立足,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 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

01 | 为什么走向对外开放?

为什么这些科技金融巨头(Tech-Fin)不约而同开始强调科技属性,倡导开放赋能?

我觉得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外开放赋能的条件成熟了,这是前提条件。

蚂蚁金服的一位高管说,在早期,支付宝要找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是很难的,“人家未必愿意跟你合作,余额宝找的天弘基金也是在行业里排30名开外的。”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科技金融巨头具备了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吸附能力”,包括用户、流量、消费场景、大数据、科技能力、风控能力、信用体系等等,此时没有任何机构敢再轻视这些平台。

BATJ手里拥有大量的金融牌照;所有银行APP日活数不如半个支付宝;成立仅四年,余额宝成为全球最大货币市场基金,是第二名的两倍。这样的体量决定了科技金融平台已经成为“大象体量”。此时提出对外赋能,显然是有底气和实力的。

第二个原因或许与监管有关。

中央层面已经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始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包括金融科技领域。强调持牌经营,统一管理已经成为监管新常态。对现金贷的整治,对P2P的整治,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对第三方支付工具额度的收紧,意味着监管层将对金融启动“强监管模式”,只要实质是金融业务,就要接受同等强度的监管。

在这样的情势下,科技金融公司顺势而为,调低监管担忧的预期,回归科技属性,强化对外能力输出,既是监管层乐见的,也契合BATJ这样的科技巨头一贯的优势和属性。

三是强化科技属性,做对外赋能的平台,很大程度上也是BATJ这样的巨头做金融的初衷,而且科技属性本身也是提升估值和市盈率的因素。

蚂蚁金服的高管说,从阿里的角度来说,做金融业务从来就不是为了做一家纯粹的金融公司,中国并不缺金融公司,阿里做业务的思路就是做开放平台,从电商开始就是如此,所以蚂蚁金服走向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创立的初衷。

这样的说法应该说是非常可信的,如果看阿里的模式,一直就是“平台型思维”,而且只有做平台,才能把市值做大。最新释放出来的消息显示,蚂蚁金服估值高达1500亿美金,如此高的估值,如果只是一家纯粹的金融公司,是支撑不起来的。所以,走向开放赋能,专注科技能力,是平台必然要走的路。

02 | “去金融化”是真是假?

目前关于BATJ强调的“去金融化”,是玩真的还是虚晃一枪,有很大的争论,很多人不相信会真的“去金融化”。

有媒体发出疑问,BATJ真的舍得主动放弃巨大的商业空间吗?也有金融大佬说,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要着急下判断,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应该说,有这些疑问都是很正常的,毕竟就目前收入结构来看,金融业务在巨头的收入板块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是一块肥肉。去金融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意味着割自己的肉,然后让金融同行来享受平台红利。

不过,在我看来,争论是真是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就目前的监管形态来说,只要做的是金融业务,不管你对外宣称是什么性质的公司,都要接受金融监管。

从这个角度来说,BATJ也好,传统金融机构也罢,不管对外宣称自己是什么,都很难逃避金融监管。所以从他们的角度看,也就没必要对外释放烟雾弹。

第二点,强调科技属性,回归平台属性,并不一定是坏事,并不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和估值的降低。从二级市场来看,科技属性公司的市盈率往往要高于金融公司,科技本身带给资本市场的想象力要超越金融本身,这也是今天几乎所有的金融公司都在强调科技属性的原因所在,连高盛这样的传统投行都对外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

其实,做到一定规模,没有一家公司不愿做平台,只不过是因为体量不够而已。对BATJ这样的公司来说,做平台是必然要走的路。微信就是因为做平台,才具有强大的生态价值。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开始就是一家以技术推动业务的科技公司,将科技能力对外赋能,会让蚂蚁金服的体量指数级增长,估值也会不可限量。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科技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把市场做大,把用户服务好,提升全行业的效率。

我们可以回顾历史。科技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探索期、磨合期、竞争与恐慌期,接下来要进入第四个阶段,开放与互补期。

1998年4月,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银,传统金融机构触网的时代正式开始。这个阶段大家都在摸索期。2004年支付宝诞生,依托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最初就是为了解决电商交易的支付和信用问题。

从2007年诞生的P2P到网络卖基金、卖保险,互联网在这一阶段成为传统金融的销售渠道。2010年以后又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爆发节点,Fintech公司爆发,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余额宝在用户和规模上实现指数级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第三方支付工具成为国民性应用,更是让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深深的威胁。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双方都意识到并非零和博弈的关系,完全可以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实现双赢。比如百度对外输出AI技术,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大数据风控和智能获客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蚂蚁金服2008年就与建设银行合作小额贷款,余额宝与天弘基金合作,与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已成为常态,近年更是大力开放金融科技能力,在AI、大数据、云计算方面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

双方通过合作,相互补充,打破信息孤岛,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加快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全行业效率,助推中国新经济的发展。

03 | 如何做好开放这件事?

虽然开放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如何开放?这件事情如何做好?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我觉得有四个要点。

一是开放必须是双向的,是优势互补,互相助力。

长期以来,科技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是心存戒备的,尤其是传统金融机构并不愿意贸然将自己的用户数据开放给科技金融公司,而是倾向于自己做科技金融。

所以,如何从对抗和竞争思维转向合作和共赢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从蚂蚁金服释放出的信息来看,其开放力度和开放的决心是非常大的,随着余额宝对基金公司的开放,蚂蚁金服旗下所有的金融产品全部实现了开放,在用户信息、流量、科技能力、场景、信用体系等多方面都对外开放。

比如目前蚂蚁财富平台合作的基金公司超过100家,引入基金超过2600只,蚂蚁金服除了提供渠道导流,还开放了包括用户触达、数据和营销等一系列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优势、风控优势、信息优势也是科技金融平台所缺乏的,双方需要消除芥蒂,双向开放,互相赋能。

二是开放要向全行业开放,不仅仅是向金融机构开放,这一点需要明确。

很多人可能以为,开放只是针对金融机构的开放,其实科技金融平台积累的资源所具备的开放价值,是超越金融领域的。比如蚂蚁金服在租赁、交通出行、医疗等各行业都在输出芝麻信用的信用体系,帮用户节省交易成本,增加互信,提升全社会的效率。

以出行领域为例,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完成了智慧交通的第一步,这背后包括云计算、地图导航、办公系统等能力都将被整合起来服务公交地铁领域,比移动支付更大的故事也已经加速展开,帮助公共交通行业从连接到融合,实现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升级。

三是BATJ既然要做平台和对外赋能,那么如何协调平台上的产品与自有金融产品的关系,如何避免左右手互搏,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有记者提出,如果有用户在平台上申请小额贷款,平台是优先推荐自己的产品,还是平台上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向平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平衡的问题。

第四点,科技金融平台要不要将金融业务完全剥离,成立一家金融公司?

京东金融提到,未来会把资产和资金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全部往金融机构转移,包括白条、京宝贝、京小贷等,由金融机构直接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运营,或者京东金融帮金融机构在它的基础上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的运营,京东金融本身不再持有这些资产。

不过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剥离出去的金融资产归谁所有?能彻底与平台没有关系吗?如果依然有关系,那不过是换个壳而已,是否真的有此必要?说到底,不管对外叫什么,只要做的是金融业务,就要按照金融的标准来接受金融的监管。

所以,也许不必计较属性是什么,金融业务就按照金融的规则办,同时强化科技能力,打造平台,对外赋能,这或许是未来最务实的一条路。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