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匿名之殇:人性之恶,如影随形

但是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知乎如果不能建立起匿名机制下相匹配的先审后放体系,风控和审核不能有效抵御匿名机制的风险的话,放弃匿名或许是一个更加理智的选择。

在英国作家奥威尔的作品《1984》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全新的罪名,叫思想犯罪,在该罪名下,一个人若有犯罪思想则会犯下思想罪。

但是在当前世界各国的法律范畴中,均没有思想犯罪的概念,因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而不外化的思想,哪怕再怎么变态,也并不具备这一特征。

然而在互联网的外衣下,这些罪恶的思想却拥有了一个特殊的传递管道。通过网络发声,一部分极端思想得以在网络上传播和发酵,而匿名机制所提供的屏障,更是让某些变态更加有恃无恐。

6月24日晚上,微博开始流传一名女子遭男子暴打扒衣拖走的视频,随后事情不断发酵引起全网讨论。

当天深夜,关于这个视频的讨论在知乎也迅速发酵,并且很快登上了知乎热榜。然而就在大部分网友理性讨论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部分使用了匿名的知乎网友,开始为凶手叫好,甚至充满恶意地对受害者进行意淫侮辱。

这一起事件发生以后,从各大官媒到全国无数的网民都在为女孩子的安全担心,希望能够严惩凶手。但是在匿名面具的包裹下,一些心理变态的恶魔却在不断挑战大众的情绪和道德底线。

看着这样一个个上蹿下跳的反人类变态,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是互联网给了他们勇气,还是知乎的匿名机制给了他们勇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大概率可能会是后者,不然他们也就不会刻意选择匿名。

匿名制度下,展现的往往是人性最真实的阴暗面,一旦没有了现实身份的阻碍,再套上匿名的面具,某些心理变态的人便开始张牙舞爪。

匿名滋生犯罪,而绝对的匿名,则意味着绝对的犯罪。

在相对的匿名环境下,如知乎匿名回答、微博小号等,这些匿名尽管只是用户之间的匿名,平台依旧掌握着用户信息和IP信息,但是其滋生的色情信息、反动言论和违法信息就已经足够扭曲一个社区的正常生态。

2016年之前,匿名社交的概念曾经一度很火,但是匿名社交巨头无秘(原【秘密】)的黯然退场,基本宣告了这个模式的死亡。今年王欣推出的马桶MT更是还没推出就被掐死在了摇篮之中。

这两年随着QQ悄悄话的下架,微信漂流瓶的下线,匿名社交在巨大的监管风险之下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知乎匿名机制虽然不是做社交的,但是在匿名模式下,同样孕育着巨大的风险。

而在绝对的匿名环境下,例如暗网,更是滋生了暴力恐怖、杀人越货、毒品交易、儿童色情等罪恶行径。

在暗网,用户之间不仅可以匿名交谈,而且通信过程被高度保密,即使是网站也无法知晓用户身份和IP地址。暗网配合同样具有匿名属性的比特币,更是造就了一个黑暗版的“淘宝”,在这里犯罪分子可以买卖枪支、毒品甚至是人口。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不管是在监管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在网络上,绝对的匿名制度无论如何都应该被禁止,相对的匿名机制也难以有生存空间。

但是像知乎这样游走于边缘地带的相对匿名,到底在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却并没有那么确定。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起码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考量。

首先,知乎对匿名制度是否真的存在刚需?

和匿名社交产品不同,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社区,海量用户的创作和再创造是其生存的根基,而匿名机制对于用户积极性的鼓励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平台内容生态的多样化。

但是这种内容的多样性却谈不上是刚需,即使没有匿名机制,也不会伤及知乎内容生态的根本。并不是说没有匿名了,知乎用户就停止创作了,只不过在创作一些特定内容时可能会有所影响。

所以我们认为,匿名机制对于知乎来说,或许可以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绝对称不上是不可或缺的刚需。这也是知乎即使抛弃匿名依旧可以很好生存的原因,而真正的匿名社交软件,匿名就是其最后的遮羞布。

其次,是匿名制度对整个平台内容生态的利弊考量。

凡事皆有双面性,匿名制度在给知乎内容生态带来多样性的同时,也在增加自身的监管难度,大规模的谣言、反动、甚至是违法犯罪内容的滋生,不仅会扭曲社区生态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可能会对知乎平台的内容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像此次的大连打人事件的翻车,就反映了知乎对于匿名制度风险的评估存在重大失误,导致大量违规内容被放出。尽管事后知乎采取上报警方的措施进行了紧急补救,但是依旧不能掩盖其内容审核和风控的不足。

所以匿名制度本身对于知乎来说,其实是利弊是不对等的,知乎只能从中享受到在内容多样性上的少部分红利,但却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抵消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既然得不偿失,为什么还要坚持匿名制度的推行?

这就要谈到最后一个问题:对用户言论自由权利的保障。

在知乎以往的制度下,其实匿名制度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言论自由保障的作用,当创作者在答题时面临个人隐私泄露、道德风险和舆论压力进行发声时,匿名制度可以有效保障这部分用户的发言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确实应该拥有一定的匿名权限,哪怕这种匿名实质上只是“假匿名”,仅面对用户而非面对平台,但是就用户体验来说,依旧有着质的提升。但是这种匿名权不应该超越法律底线,也不能成为行苟且之事的另一层伪装。

那么综合来看,知乎的匿名机制到底还应不应该继续存在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即知乎的匿名机制虽然其存在的根基与土壤,但是目前依旧缺乏匹配的风控措施。

所有如果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作为用户我当然希望这个功能能够得到保留,因为匿名机制可以为我的创作增加一层屏障,同时也有助于让我们在知乎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内容。

但是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知乎如果不能建立起匿名机制下相匹配的先审后放体系,风控和审核不能有效抵御匿名机制的风险的话,放弃匿名或许是一个更加理智的选择。

我一向认为,做互联网服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和人性作斗争的过程。

迎合人性的产品往往能够借此实现爆发式的用户增长,但也可能因此而打开人性之恶的潘多拉魔盒,危及整个产品的舆论生态和内容安全;

但是如果背离人性一味选择合规,却往往又站在了用户的对立面,可能会引起用户的反噬,让产品迎来死线。

人性之恶,如影随形,站在钢丝上跳舞的人,往往能博得最多关注,但是生存还是毁灭,往往也只在一瞬之间。

要匿名还是要安全,知乎也许只能选一个。

文 | 猪九诫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