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改名,改不了姓?

本文来自连线家,金融行业其实是与政策环境高度相关,回顾2017年,监管频频祭出“雷霆手段” ,对当时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整治。

一直想做平台的京东金融突然修改了在社交媒体上的名字。昨天晚间,“京东金融”官方微博、头条号以及抖音等社交账号均改名为“京东数科”。

跟去年高调的频频开发布会相比,京东金融的这次更名显得相当的收敛,既没有官方的正式宣布,也没有给媒体的大范围主动宣传,可以说是非常低调了。

其实,京东金融的更名早就有迹可循。2017年,京东金融就一直在强调:不做金融,做技术输出,要帮助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更好的去做技术和服务。虽然没看到具体的产品落地,但京东金融开始密集的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不做金融”的京东金融,更名早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由“白条”产品起家、壮大,到现在战略转型,开始全力布局2B业务,并系统通过服务机构客户来成为平台,京东数科选择的这条道路也会相当艰难。

赛道已经错过。

自2013年金融科技风口开始吹起,至今已经近6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伴随着当时监管的包容和资本的追逐,以蚂蚁金服和腾讯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构建起金融科技的新生态。

蚂蚁金服是支付宝为依托,围绕支付账户建立起了理财、信用、口碑开店、安全、营销、社交等等一系列的产品和功能,已经成为新独角兽,目前估值达1500亿美金。而从腾讯财付通演变而来的FiT业务线,也就是腾讯旗下的互联网支付与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已经成为了整个腾讯集团重要的收入来源: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腾讯金融及云业务收入合计433.38亿元,同比增长153%,成为仅次于游戏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更为重要的是,蚂蚁金服和腾讯财付通已经全面完成了在金融领域的布局,集齐了全牌照。而京东金融目前已有第三方支付、小贷、基金销售、保险经纪、保理等牌照,但是含金量高的银行、证券等牌照仍旧缺失。

金融行业其实是与政策环境高度相关,回顾2017年,监管频频祭出“雷霆手段” ,对当时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整治。尤其收紧了对合规金融牌照的发放,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则意味着,金融业务入场劵已经领完,门槛已经形成。

京东金融的更名,恐怕也是在跟监管喊话——这是一家纯技术公司,即便有一定量的金融业务,也仅仅是在合规的范围内展开。

只能说,在京东电商生态中衍生出来的京东金融,起步阶段动作太慢,导致一步慢步步慢。在整个行业环境已经变化的时候,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护城河优势,只能寻求业务转型与突破了。

前有劲敌,后有追兵。

鉴于互金行业的衰亡,目前大家都已经看到的方向都大致相同——可以去服务2B,这其中既包括了为传统的金融机构赋能,帮助传统机构更好的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去获客或者做好风控等;又包括了为有场景、有流量的互联网公司匹配资金做延伸的金融服务。

所以,在京东金融之外,很多有技术能力的、之前专注做2C的公司都开始集中精力服务B端客户。例如,近期已经在美国提交招股书的品钛,就号称自己是“一个金融科技To B的典型样本”。

品钛是从P2P平台积木盒子延伸出来的服务B端的业务部分。按照品钛官网上的定义,它是“金融科技赋能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而京东金融的对自己的定义是“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从自面意思理解,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来自品钛招股书的数据显示,品钛2017年总收入达5.687亿元人民币,2018年一季度收入达到2.794亿元人民币,盈利方面,品钛2017年亏损8490万元人民币,较2016年降低了57.7%,2018年一季度实现146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non-GAAP口径的盈利为2350万元人民币。

根据新流财经披露的数据,16、17年持续亏损的京东金融截至3月末的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140万元,从整体的盈利水平来看,跟今年一季度刚刚盈利的品钛在量级上相差不多。

而品钛的主要收入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招股书的数据,在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前三月,品钛55.8%,46.2%和27.2%的总收入是通过与去哪儿合作产生的。而且这些合作并不具有排他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换句话说,号称服务2B样本、且已经准备在IPO的品钛,主要收入是来自于依托于互联网流量消费场景的金融服务的延伸。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由去哪儿提供流量,由品钛提供资金、核心的风控及贷后管理的模式其实就是行业里惯常的做法,而品钛们赚取得就是千5-百2的通道费用。“其实打着2B的旗号,做得还是2C的事情,同时还可以拿到平台客户的各种信息来完善自己的风控引擎。”

除了品钛之外,很多机构也开始采用类似的方式服务B端的机构,例如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乐信。

根据乐信最新的财报显示,通过其“鹰眼”智能风控引擎和小微金融资产处理技术平台“虫洞”,可以将消费金融资产实时推荐给金融机构,由他们完成审核实时放款,帮助提高金融合作伙伴的资产获取效率和质量。2018年2季度,乐信通过为各类金融机构服务而获得的金融科技收入为2.32亿,同比去年增长339%。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品钛还是乐信,这种通过帮助B端来实现2C的模式与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提出的B2B2C模式是一摸一样的。从目前来看,并没有看出京东金融在战略及盈利模式上的独创性。

陈生强曾表示,“京东金融2.0阶段,我们的商业模式是B2B2C,第一个B是京东金融,中间那个B是金融机构。所以,我们现在是帮助金融机构去做金融业务。未来,中间那个B也可以是政府、企业,最后的C可以是小B,也可以是直接消费者的小C。B2B2C模式的盈利方式,就从资产方式获利变成服务方式获利,从自己做金融变成帮别人做金融。”

当然,自带京东电商场景的京东金融本来就有来自白条和供应链金融的利息收入,而且这部分收入从2017年来看,仍旧是京东金融的支柱性收入(占比66%,来源京东金融融资推介材料),那么发力2B业务的京东金融在跟品钛、乐信们抢夺这个市场的时候会不会更有优势?

技术能力应该是京东金融未来发力的重点,例如最近大热的区块链技术。

今年6月中旬,京东金融宣布推出基于ABS场景的联盟链,用了区块链的技术。可以在基础资产层面实现了数据保真、防篡改,为联盟链上各方提供有效穿透ABS产品管理链条的科技服务。这可以算是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落地和创新。

公开信息显示,京东金融很早就开始布局区块链了。去年3月,京东金融区块链实验室成立,大举吸纳行业内研究区块链的人才,一个月之后,在2017 年4月,京东金融区块链平台完成上线,随后京东金融营销云接入区块链平台,开始试水在区块链上探索可行的新模式。

那么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京东金融的区块链平台到底发展的怎么样呢?我们点击打开京东金融的区块链平台可以看到,目前“区块链用户总数”为21名,最新的用户加入时间为132天之前,更早的用户有444天加入的,建好一个平台然后却没有用户,这点对于已经拥有3亿活跃用户的京东而言,真的是实实在在有点尴尬。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