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公告称,将筹建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标准化进程。该公告说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部门已经将区块链标准化纳入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区块链应用进程。
“区块链标准”并非新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流通了至少6类区块链技术测评标准,这些由不同部门、机构发起的标准各异。从实际应用情况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牵头发起的可信区块链工作组和工信部电子四院的《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成果较为突出。
1、目前已出现至少6类区块链测评标准
去年年初开始,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区块链项目,在进行项目融资之前还会发布相应技术白皮书供投资者考察,但由于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区块链测评标准,如何对这类项目的底层架构等要件进行测评就显得捉襟见肘。虽然已经有自媒体团队能够对区块链项目公布的代码库进行审计,但由于没有加入权威部门,可信度还是有待观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区块链技术测评标准至少有以下6类,分别是工信部电子四院于去年5月16日公布的《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信通院公布的《可信区块链认证》第1、2部分、工信部电子五所参与的贵阳区块链测试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浙江大学推出的BlockBench、中国银联和同济大学制定的区块链测评标准方案,以及日本团队推出的测评方案。
此外,以上表格还透露出,由工信部电子四院、信通院主导的区块链测评标准获得企业认可度较高,已经有多家区块链技术企业参与相关测试并通过测评,其中,前者在去年12月份通过了第二批企业名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以上测评标准均为2017年上半年推出,工信部此时提出将尽快形成完备区块链标准体系,显示了国家对区块链技术重视程度。
2、区块链标准有哪些特征,又如何制定?
面对以上众多标准,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好的行业标准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此前,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是具有最广泛的接受度,基于开放式讨论研制,具有良好的市场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健康发展环境的营造;二是来源于权威的专业机构,能够对技术的定义、框架、功能性指标的性能指标做深入的研究和权威的解读,提供专业的测试方法;三是标准分为制定标准和事实标准,制定的标准能够和事实标准或者是来源社区形成良好互动、迭代演进,助力解决科技产业“两张皮”的问题。
即使多个部门早已对区块链技术测评尝试列出框架,但到现在为止,需不需要在以上6种测评标准之上尽快制定一个统领的“国家级”标准,满足用户、企业、投资者多方利益同样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何宝宏认为“制定区块链标准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抢跑过程,还需要考虑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对该成熟技术的接受程度”。
区块链认知上的统一与普及,是推动金融、医疗、交通、供应链等行业减少摩擦,应用区块链的关键步骤。3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答记者问时,谈到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时表示,数字货币的技术不只是区块链。这个技术它可以是以区块链或者以范畴更为广泛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在现有的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技术方案。由此可知,行业对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的理解和定义都还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区块链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还处在比较早期阶段,技术标准的制定不仅要符合技术所处的阶段,另一方面,制定标准的相关部门更需要动态调整标准中的指标;
从此次工信部宣布筹建标委会的举措看,我国各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已经提升到一定高度,区块链标准的制定接下来也会紧锣密鼓地展开,这对我国区块链产业来说,一定是利好消息。